-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历清华涵养德才(清华大学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经历清华 涵养德才
——清华大学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水木清华,厚德载物。
我在清华大学的学习就要结束了。由于是满怀仰慕与自豪、带着圆梦之心踏入清华的缘故,所以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始终做到了主动学习,认真思考,用心经历。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次学习,就是感受深、收获多、提高大,是我人生经历中一段短暂而难忘的激情燃烧岁月。当然,我能顺利完成在清华大学的培训学业,一要感谢省财政厅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领导,是各位领导为云南财政干部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给了我学习的机会;二要感谢清华大学老师的教诲,是老师们用学富五车的渊博知识和深入浅出的分析点拨,为我们“充电”和更新知识,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三要感谢单位的同事们,是同事们分担了更多的工作,使我能安心地在这里接受清华精神的熏陶。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收获及体会。
一、感悟清华精神,收获了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虽然是第一次走进清华园来学习,但清华大学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我并不陌生,因为她与中国的近现代历史紧密相联、风雨同舟。1911年,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创办了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她是在中国被动挨打的屈辱历史中诞生的。明耻自强的精神,使清华大学从一开始就肩负了民族振兴和国家兴衰存亡的历史责任。学术独立,教育自主,融会中西,贯通古今,文理会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通才教育思想;“行慎于言”的实干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育才目标;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一直传承在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和清华大学的血脉中,使清华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批先进分子,为先进理念而奉献牺牲,强有力地带动了清华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熏陶和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红色工程师、著名学者和科学家,以及当之无愧的经国栋梁。
在学习的日子里,我多次好奇而激动地漫步清华园,任性遐想圆明园的辉煌;想像八旗皇太子在清华园、迎春园读书成长的如烟往事;仿佛听到了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当年敲人振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铿锵演讲。默视“闻亭”,我想到了西南联大轰轰烈烈的“一二·一”运动,敬仰和缅怀在昆明遇害的民主运动战士闻一多先生;在无月的京秋夜晚,我几次悄无声息地走近“自清亭”,独处在幽静的煤屑路和池水边,寻觅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勾幻中学时代的朗朗书声。在清华校园中,还有一连串震撼民族精神的名字,如梁启超、陈寅恪等国学大师,梅贻琦、蒋南翔、梁思成等教育思想大家,华罗庚、叶企孙、杨振林等世界著名科学家,胡锦涛、朱镕基、吴邦国、姚依林等经世济民、支撑着新中国大厦的栋梁,正是这些中国近现代历史中许许多多的先锋人物、撼人事件、优秀文化在清华校园中的积淀与传承,凝聚成了今天的清华精神,成为激励清华学子奋发图强、创新奉献的校园文化。
二、努力更新知识,收获了新的信息和思维方式
在清华校园短暂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听讲座、勤思考、社会调查、讨论交流、拓展训练和自学等形式的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当今世界格局以及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公务员能力素质提高等方面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三个方面:
(一)领导干部要培养把握世界格局思考问题的战略眼光。在学习中,有关国际形式和世界格局的讲座,对我启发很大。如果我们掌握了把中国发展与世界格局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就能充分利用世界各国优势,助推我国的发展。同样,如果我们学会了把大局与小局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就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促进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发展。我国领导人在把握和运用世界格局,通过谋势、借势和造势,促进国家稳定发展方面有许多精彩的典范案例。仅择两个侧面作一些浅显分析。
1.毛泽东的大外交思想。中国人民绝对不会忘记,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在百年屈辱和战争的废墟上建立了新中国。为冲破世界各国特别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新生政权的封锁,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通过察势、谋势、造势和借势,充分利用世界格局的变化,形成了我国走向世界的大外交思想,为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从中国与美、苏两个大国的世界格局来看,我国在建国初期的50年代,采取了向苏联老大哥“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既避开了意识形态领域与美国对立的现状,又争取了苏联的大量援助,壮大和发展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肩负新中国的两大使命,第一次访问了苏联。一是商谈国家安全。主要是争取斯大林废除俄中不平等条约,解决中苏边界问题;二是商谈国家建设。主要是争取斯大林对新中国建设的援助,苏联在我国的“一五”时期援助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后来成为新中国的重工业基础。应该说,这是毛泽东巧妙利用世界格局,推动新中国对外开放的成果。20世纪60年代,我国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外交政策,原因是出现了中印之战、援越抗美,尤其是与苏联老大哥闹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