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地区美术教育的取向——略论民族文化进校园资料.pdf
第 36卷 第4期 黔 南 民 族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0I.36 No.4
2016年7月 JOURNALOFQIANNANNORM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 Ju1.2016
民族地区美术教育的取向
— — 略论 民族文化进校 园
黄慧中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O)
摘 要:教育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学校是继承民族文化的摇蓝,发展传统文化的基地。通过 “民族文化
进校园”,传播和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提升民族文化品质,加速发展民族经济,意义深远。
关键词:民族文化;教育理念;创新;特色教育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89(2016)04—0096—03
TheTrendofArtEducation inM inorityAreas
— — theDiscussionofEthnicCultureEnteringSchool
HUANG Hui·zhong
(Schoolo/’FineArts,QiannanNormalUniversityyorNationalities,Duyun558000,Guhou,China)
Abstract:Educationisthebasisofdevelopmentofethnicculture.School,asthecradleofinheriting
ethniccultureandthebaseofdevelopingtraditionalculture,cantransmitandinheritethnictraditional
culturebymeansoftheactivity”Ethniccultureenteringschool”.Basedonthis.thequalityofethnic
culturecanbeimprovedandtheeconomyinminorityareascanberapidlydeveloped;therefore,ithas
asignificantmeaning.
Keywords:ethnicculture;educationalidea;innovation;specializededucation
色文化教育和促进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比较好的方
一 、 刖 昌
案。在 国家的倡导下,国内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地开
教育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没有好的教育, 展 民族 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
民族文化就不能持续发展 ,民族不能兴旺发达。在 间文化通过进校园这个教育渠道获得 了保护和传
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强烈的碰撞下,传统文化受到 承,也让人们感觉到这种保护方法的重要性。这项
严峻的挑战,传统文化生存 的空间受到空前的挤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方案的各项指标如能逐步加以
压 ,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可能。只有重 实现并长期坚持下去,将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助推
视民族文化 以及 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实质性地 器,对 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各方面的发展起
向前推进 ,民族文化的延续才变得可能。民族文化 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也必将起到改变民族地区
进校园是一项新兴的教育实践和文化传承活动,是 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面貌 的重要作用。
一 种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新模式,通过学校教育渠道 二、民族地 区美术教育的取向
对 民族传统文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