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 长江科学院院报
第28卷第4期 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Vol.28 No.4
2011年4月 JournalofYangtze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 Apr.2011
文章编号:1001-5485(2011)04-0005-05
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1 1 2 2
金 ,虞志英 ,张志林 ,钱 峰
(1.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062;2.长江水利委员会 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上海 200136)
摘要: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对南北槽分流口及北槽进行大规模河口整治,至2010年已分别完成了一期、二期
和三期工程,使长江口航道水深分别达到8.5,10.0,12.5m的治理目标。但从二期 10m水深的维护开始,尤其是
2006年三期工程开工以来,航道的维护疏浚量(包括三期施工期回淤量)急速上升,且回淤沿航道的分布极不均
匀;2009年加长了大部分丁坝,意图提高回淤集中航段的落潮流速,刷低滩面,减轻回淤,但效果不显著。为此,总
结长江河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河口河槽演变若干问题,研究整治建筑物对北槽河槽形态、沿程
水沙条件和地形的影响,初步分析造成高回淤量的原因,并从理论和方法上对河口治理工程进行了初步归纳,对长
江口综合整治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长江口深水航道;中水河槽;河势控制;整治;放宽率;疏浚
中图分类号:TV14;TV698 文献标识码:A
幕。工程采用了“疏浚、整治和固基”相结合的治理方
针。工程分三期,其中一、二期工程以略低于设计工
1 概 述
程量如期完成建设项目并稳定维持了通航水深,但从
长江河口是我国最大河流入海口,水丰沙多为 二期10m水深的维护开始,尤其是2006年三期工程
其主要水文特征;三级分汊、四口通海和口门处巨大 开工以来,航道的维护疏浚量(包括三期施工期回淤
[1]
拦门沙沉积浅滩为其主要地貌特征 。目前,长江 量)急速上升,且回淤沿航道的分布极不均匀。为了
口潮区界在安徽大通站附近,距口门约600km;潮 改善这种不利状况,2009年上半年加长了大部分丁
流界在江阴附近,距口门约200km。该段也是长江 坝,意图提高回淤集中航段的落潮流速、刷低滩面、减
口河口段所在。长江入海径流多年平均达 8974 轻回淤,但效果不显著。鉴于此,通过河口治理工程
3
亿m,与口门潮量相比约占40%,因此洪水的造床 的实践,认真研究本项工程的经验并从理论上进行探
作用不可小视。历史上,长江口河势的重大变化事 讨。加深了对长江河口区河势演变规律的认识,从而
件均与当年洪水作用相关,如 1860年和 1870年2 使长江口的治理目标逐渐成为现实。
次大洪水作用下形成了北港,1949年和 1954年大
[2]
洪水形成了北槽 。
2 潮汐河口河槽容积和宽深尺度
长江口又是咸、淡水交汇区,外海入侵的咸水锋
面在垂线分布上显示了密度环流形态,并受径流影 潮汐河口的河槽容积和宽深尺度主要取决于潮
响,形成了有利于泥沙淤积的环境,促使了河口拦门 量,而能否维持长期稳定,径流起着关键的作用,流
沙的发育,形成河口浅滩区,此处滩槽泥沙交换频 域来沙的状况也有重要影响。在天然情况下,通常
繁,底部泥沙再悬浮,形成河口最大浑浊带所在的高 海域的水文、地形、泥沙条件变化相对较小,而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