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序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院

2007国家基金申请指南 科 研 处 二○○六年十二月 目 录 面上项目 1 数理科学 3 数学科学处 5 力学科学处 6 天文科学处 7 物理科学一处 8 物理科学二处 9 化学科学部 10 化学科学一处 12 无机化学学科 12 分析化学学科 12 化学科学二处 13 有机化学学科 13 化学科学三处 14 化学科学四处 15 高分子科学学科 16 环境化学学科 17 化学科学五处 18 生命科学部 18 生命科学一处 21 微生物学学科 21 植物学学科 22 生命科学二处 23 生态学学科 23 林学学科 23 生命科学三处 24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 24 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学科 25 细胞生物学学科 26 免疫学学科 27 生命科学四处 28 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学科 28 生物医学工程学学科 29 生命科学五处 30 生命科学部六处 31 畜牧兽医学与水产学学科 31 动物学学科 32 生命科学七处 33 预防医学学科 33 生理学与病理学学科 34 生命科学八处 35 生命科学九处 36 药物学与药理学学科 36 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 37 生命科学十处 38 地球科学部 39 地球科学一处 41 地球科学二处 42 地质学(含环境地质学) 42 地球化学 44 地球科学三处 45 地球科学四处 46 海洋科学 46 极地科学 47 地球科学五处 48 工程科学和材料科学 49 材料科学一处 52 材料科学二处 53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 53 有机高分子材料学 54 工程科学一处 55 工程科学二处 56 工程科学三处 58 工程科学四处 59 工程科学五处 60 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 60 电气科学与工程 61 信息科学部 63 信息与数学交叉类项目 64 信息科学一处 65 信息科学二处 66 信息科学三处 67 信息科学四处 68 管理科学学部 69 管理科学一处 72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72 管理科学二处 73 工商管理学科 73 管理科学三处 75 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 75 重点项目 76 数理科学部 76 数学科学处 77 力学科学处 79 天文科学处 79 物理科学一处 81 物理科学二处 82 化学科学部 86 化学科学一处 87 化学科学二处 87 化学科学三处 87 化学科学四处 88 化学科学五处 88 生命科学部 88 地球科学部 92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100 材料科学一处 101 材料科学二处 101 工程科学一处 101 工程科学二处 102 工程科学三处 102 工程科学四处 102 工程科学五处 103 信息科学部 103 信息科学一处(申请代码F01) 103 信息科学二处(申请代码F02) 105 信息科学三处(申请代码F03) 107 信息科学四处 108 跨科学部交叉重点项目 109 管理科学部 109 管理科学一处 110 管理科学二处 111 管理科学三处 111 人才项目 112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13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 114 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116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117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118 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119 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类型简介 120 国别(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120 合作研究 121 在华召开国际学术会议 121 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专项(含“两个基地”专项) 121 国别(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122 亚洲、非洲地区、国际组织 122 美洲、大洋洲及东欧地区 124 西欧地区 125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126 中德科学中心合作项目 126 联合资助基金项目 127 专项项目 128 数学天元基金 128 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 129 附 录 130 序 21世纪是科学发展的非凡时代。科学前沿的不断推进,孕育着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将深刻改变全球经济和社会面貌。基础研究是推动这场科技革命的重要引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纲要》)的制定和实施,为我们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国基础研究正以更加进取和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科学事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必将在推动基础研究繁荣发展、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进程中发挥愈益重要的作用。 从1986年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走过了20年的历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坚持支持基础研究不动摇,发挥了科技创新的源头作用。我们运用国家投入的约180亿元资金,择优资助了10万余个项目,孕育了一大批优秀成果,促进了学科均衡协调发展,推动了基因组学、纳米科技、量子光学等新兴学科和研究领域的迅速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了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作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