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级中学新课程体育科教学资源研发单元(三).pdf

普通高级中学新课程体育科教学资源研发单元(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高级中学新课程体育科教学资源研发单元(三)

普通高級中學新課程體育科教學資源研發單元(三) 設 計 者:林章榜 連 絡 電 話:0911123162 日 期:96 年 06 月 10 日 一、單元名稱 :器械肌力訓練之最大肌力估算 二、適用對象 :高中學生。 三、教學節數 :6 小時。 四、教學目標 :教完本單元並透過反覆操練後希望學生─ 在認知方面能 : (一)瞭解器械肌力訓練的方式及最大肌力估算的意義。 (二)能正確且有效的估算個人某特定肌群之最大肌力。 在技能方面能 : (一)正確操作重量訓練器材。 (二)在操作過程中以恰當的方式吸氣和吐氣。 在情意方面能 : (一)依個人需求實施器械肌力訓練,建立改善肌肉適能相關知識,並運用在自 己所喜好的運動中,享受運動樂趣、促進身心均衡發展。 (二)擬訂個人肌力訓練計劃,於課後積極參與運動,並定期定量做肌力訓練, 執行終身運動計劃,增進肌肉適能。 五、設計理念 肌肉適能是每個人都需要的,肌力也並非運動選手才需擁有的。且日常生活 中的行走、坐臥、以及提物等,無肌力則不能有效完成。肌力之強弱,適用於用 進廢退的原則,若不能落實於日常,則成效有限。而重量訓練器材實施肌力訓練 是改善肌力或肌耐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重量訓練並非只是去做,就能獲 得效果,而是有一定負荷的百分比及反覆次數,才會有安全又有效。也就是說, 669 一定要先瞭解自己在某特定肌群的最大負荷,才能進行器械肌力訓練,否則無以 竟全功。但是測量最大肌力若非在實驗室內進行施測,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可能 導致骨骼肌肉系統的傷害)。雖然,並不是每所學校都有重量訓練器材設備。但 是,重量訓練器械相關的認知建構是必需的。因此,本單元以肌肉適能的改善為 本,以器械肌力訓練為方式,並以最大肌力的估算為內容。使學生在接觸重量訓 練器材時,具備應有的認知和技能,為本教材設計理念。 六、課程架構 器 械 肌 力 訓 練 ↙ ↓ ↘ 單元一 單元二 單元三 概念建立 計劃擬定 技能操作 ↙ ↓ ↙ ↘ ↓ ↘ 活動一 活動二 活動一 活動二 活動一 活動二 觀念建立 操作練習 負荷嘗試 負荷調整1 負荷調整2 負荷確認 七、教材設計內容 單元一 : 活動一 :複習肌肉適能相關概念,包括: (一)改善肌肉適能(肌力、肌耐力)的原則。 (二)建立正確重量訓練器材操作方式的知識。 (三)建立正確重量訓練器材操作方式的能力。操作前必須確認操作方式、重量、 以及進行簡易檢查,檢查器材是否有損壞(尤其是插鞘是否插妥?鋼索是 否有斷裂的跡象?等),以避免因器材損壞而造成身體的傷害。此外,操 作時應避免槓片用力落下。除避免傷害外,亦可維持鋼索及滑輪壽命。 (四)釐清錯誤的肌力訓練觀念,尤其是越重越有效的迷思。 (五)暖身運動: 670 1.全班分成六組,每組三個呼啦圈,將呼拉圈平放於地面,全組同學順時 及逆時針方向慢跑。 2.全班分成六組,全組圍成一個圓圈並拉手,每組三個呼啦圈在不脫手的 前提下,逆時針方向傳遞三圈。 3.全組同學握住呼啦圈做前弓後箭步動作。 4.全組同學握住呼啦圈做向上伸展動作。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