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极光沉降粒子在极区大气中传输的数值研究 - 中国科学
中国科学 E 辑 : 技术科学 2008 年 第 38 卷 第 11 期 : 1958 ~ 1969
SCIENCE IN CHINA PRESS
极光沉降粒子在极区大气中传输的数值研究
①② ①②* ③
蔡红涛 , 马淑英 , 濮祖荫
①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武汉 430079;
② 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
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 联系人, E-mail: syma@
收稿日期: 2007-08-09; 接受日期: 2008-03-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批准号: 2006BAB18B06)和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资助
摘要 从Boltzmann 方程出发, 根据带电粒子在中性大气中的传输理 关键词
论, 综合考虑弹性散射、激发、离化以及二次电子生成等重要物理过程, 极光
用数值方法求解沉降电子传输方程, 获得随高度、能量和投掷角变化的 粒子沉降
微分沉降电子数通量. 在单成分(N2) 大气近似条件下, 模式计算结果较 极区高层大气
电子传输方程
好地描述了沉降电子通量谱在极区高层大气中的传输规律和特性;由沉
数值模拟
降电子微分通量计算得到的中性成分电离率主要特征与已有经验模式
较好地吻合. 将FAST卫星飞越EISCAT雷达上空时观测到的沉降电子能
谱作为模式输入, 计算获得了与由雷达观测数据反演得到的中性大气电
离率相一致的结果.
1 引言
极光是一个古老而迷人的话题. 地面与卫星观测表明, 极光活动与来自太阳风和磁层的
能量粒子紧密联系, 这些带电的能量粒子沿磁力线沉降进入极区上空高层大气, 与大气中的
中性原子/分子发生碰撞相互作用, 损失能量, 引起中性成分的电离和激发; 剧烈的原子/分子
激发发射可在两极地区形成可见的极光, 同时在X 射线谱段以及紫外(包括极紫外和远紫外) 的
宽阔电磁谱段都有不同程度的辐射, 称为紫外极光和X 射线极光等. 磁暴和亚暴期间, 极光活
动会极大增强. 与极光活动紧密联系的能量粒子沉降在极区磁层- 电离层-热层耦合相互作用
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是磁层向电离层以及高层大气输送能量, 损失等离子体的重要过
程; 极光现象为人们研究这一耦合过程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国际上已有多个空间科学探测卫
星, 如VIKING[1], POLAR[2]和IMAGE[3], 进行了紫外(包括极紫外EUV, 和远紫外FUV)极光全
1958
中国科学 E 辑: 技术科学 2008 年 第 38 卷 第 11 期
球成像观测, 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夸父”科学卫星探测计划把 24 h连续不间断的多波段极光全
球成像作为重点观测项目之一. 如何分析和解释所观测到的极光图像, 如何由之反演沉降粒
子的能谱特征或者高层大气成分结构, 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此, 需要首先深入认识沉降粒子
与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