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文言写作尝试.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文言写作尝试   文言文固然难学,同时也难教。教师想在这个板块有所突破,基本上是在自身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上下功夫,但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依然低下。新课改的雷声隆隆,却并没有在这块土地上降下多少甘霖。用钱梦龙的话说:“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依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近来,笔者尝试教学生写文言文,力图从“写”这一层面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以提高其文言文阅读水平。经过实践,发现这种尝试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通常说高中生学习语文有两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要让他们用文言写作岂不是怕上加怕,难上加难?但经过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对文言文应该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积累,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运用文言写作,应该是可行的。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趣导入,以生为本   子曰:“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虽说高中课本中选入的文言文兼顾了知识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但是在趣味性上有所欠缺。学生在学习时感到乏味、疲倦,没有新鲜感,体会不到文言文的简练传神、富于文采、含蓄蕴藉的特点。   针对这个情况,我给他们讲了一些有关文言文的趣事,一个是欧阳修的故事,即“当年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时,一次与同院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提议他们用最简洁的语言记叙一下这件事”。讲到这里,我让学生自己先试一下,其中一个学生的描述是“马快跑中踩死了一条狗”,被学生认为是最简洁的答案,但是缺少了地点状语,没有完整表述原意。   然后我拿出欧阳修的三个下属的说法,一个说:“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另一个说:“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第三个人说:“有犬卧于通衢,卧犬遭之而毙”。看完之后,学生都认为第三个人的说法言简意赅。这时,我把欧阳修的说法展示出来,即“逸马杀犬于道”,看完这六个字后,全班一片哗然。   我还跟他们讲了新文化运动时期黄侃和胡适关于文言文与白话文争论的趣闻,这些故事让学生明白了文言文相对于现代文的确很简练。为了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我还给学生介绍了大量形式各异的文言佳作,如古代大臣的上书、皇上的圣旨、曾国藩的家书、孙中山就职大总统的誓词、国共交战时前线将领所发的电报、一些楼堂馆所建成后的文言介绍,还有高考学生所写的文言满分作文,如《赤兔之死》《吊屈原赋》《珍珑》《绿色生活》等,让学生感知了文言文的典雅、凝练、微言大义等特点,也让他们明白文言文离自己并不遥远,它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文言故事的讲述和文言佳作的介绍,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探知欲。   二、先仿后写,激发兴趣   文言写作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初次接触茫然无助,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对此我在写作中采用了“由推到改,再到仿”的做法,让初学者“带着镣铐跳舞”,使文言写作顺利开展,学生也学有所获。   首先,由译文来反推原文。即让学生在熟悉原文的基础上,再依照译文反推原文。这种做法如同英语中的英汉互译,它将以前古文今译这种单项、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成现在的古今互译这种双向、主动的?W习方式,它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积累文言知识,探寻文言现象。   如《鸿门宴》这篇文章,有趣,故事性强,相对来说也比较浅显。我让学生先把文章读了两遍,然后给出译文,让学生根据译文还原成文言文。如文章倒数第二段“张良留谢”这一部分的译文是:“刘邦已经走了,(估计)抄小道(已经)回到军中,张良进去辞谢说:‘沛公不能多喝酒,已经醉了,不能(前来)告辞。谨叫我献上白玉璧一对,敬献给大王;玉杯一对,敬献给大将军。’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他脱身独自离开(鸿门),已经回到了军中。’项羽就接受了白玉璧,放到座位上。范增接受玉杯,丢在地上,拔出剑砍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学生还原为:“沛公已去,至军中。张良致歉,曰:‘沛公不胜杯酒,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在安?’良曰:‘闻大王有意责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于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然后让他们把自己经过反推得出的文章和课文进行比对,发现:“间至军中”,学生漏掉了“间”;“张良入谢”还原成“张良致歉”;“不胜杯杓”还原成“不胜杯酒”;“沛公安在”还原成“沛公在安”;“有意督过之”还原成“有意责之”;“置之坐上”“置之地”还原成“置之于坐上”和“置之于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