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诗意与责任、道义并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静观、诗意与责任、道义并重   摘 要:杨绛作为一个学者型的女作家,她的温婉、内敛、柔弱,使得她的小说充满了诗性特征,与现实拉开了距离。《洗澡》中许彦成和姚宓的感情纠葛刻画的浓烈而有节制,缠绵而又克己,体现了作家平实、朴素、静观的写作手法。小说以三反运动为背景,描写知识分子在政治运动中的百态,呈现出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担当了用文学捍卫历史真实的责任与道义。   关键词:诗意;距离;静观;史的精髓;文体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48-02   一、诗性特征   杨绛的创作,大概可以纳入闺秀派,作为女性作家,她的婉约、内敛、柔弱,使得她的小说充满了诗意,与现实拉开了距离。许彦成和姚宓的爱情似有若无,俩人都停留在精神层面,更多幻想成分,是一种心灵的依偎和默契.在许彦成的内心,他把姚宓当做女神一样供奉着,在工作上生活上处处体贴照顾姚宓,可算一片痴心。而姚宓对待许彦成的爱情攻势,不露一点声色的躲避,即使接受许彦成,二人感情浓蜜时,也只是她的脸靠在他膝上,他的手搭在她臂上,从不也雷池一步。二人单独相处的画面神圣、高洁、诗情画意。   杨绛笔下的姚宓有着不寻常的内心世界,她在对待许彦成的感情问题上,婉转、纠结、不舍、挣扎。工作中许彦成担心姚宓被姜敏刁难,悄悄地把一本苏联人编写的世界文学史的中文译本托姚宓的母亲转交给姚宓,叫她仔细阅读,以便了解苏联文学观点,对此,姚宓不知道自己心上是喜欢还是烦恼。而许彦成在众人面前对姚宓很冷淡,话也很少,却趁去姚宓母亲那里听古典音乐之际,替姚宓整理了书房。姚宓理解了许彦成对自己的冷淡只是要遮掩他对自己的关切,她想在纸上写个“谢谢”,但她抑制了自己,因为她不需要抚慰。许彦成又经常在姚宓不在家的时候去她的小书房,拣出姚宓该读的书,放在书桌上,夹上纸条注明哪几处当细读,尽着一个导师的职责。而姚宓埋头读书,免得字面上的影子时常打扰她,极力躲避、拒绝着这份感情。作家杨绛细腻地刻画了作为年轻知识女性姚宓对待爱情的矜持、冷静、清高、孤傲,也写尽了许姚之恋的百转千回。   作为有妇之夫的许彦成与姚宓的爱情,涉及到了婚外恋和传统道德问题,作家杨绛处理的非常谨慎,小说写他们对待这段感情,采取了走一步,看一步,一步都不准错的“一步一步”理论,一点一点决定。当然,小说结尾,“三反”运动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在强大的政治运动中,个人的一己感情早已被淘洗尽净。姚宓选择了独身。小说的人物描写与故事框架都体现了作家的克己、节制、静观的人文精神。   小说的另外一个细节,许彦成爱着姚宓,情不自禁的约了姚宓游香山,为了对得起妻子杜丽琳,临时取消了游山之约,这等于是戏弄了姚宓。许彦成充满愧疚,杜丽琳知道后却大吵大闹,许彦成想不到杜丽琳只图霸占着他,不容他有一点点秘密、一点点自由。同时对她的狰狞、缺少幽默甚是心烦。这一细节体现了作家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追求心灵的自由,诗意的生活状态,人之为人的生存意义。更体现了现代文学精神:人的真实。   二、责任与道义   整部《洗澡》就写了两件事:爱情和政治。三反作为政治运动,主要是针对知识分子的改造。运动开始时,这些知识分子都背着思想包袱,虽然大多已意识到要自我改造,要端正态度,但还是感觉芒刺在背,互相提防,胆战心惊。在帮助会上,丁宝桂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脸,冷漠、鄙夷、敌意,心里就惴惴不安,虽是帮助会,但丁宝桂对帮助的理解就是骂、围攻。他像待宰的猪,抖索索地等待开刀。这些文字写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   而许彦成不懂运动中别人为什么老用最坏的心思来冤我。杜丽琳解释说,你得用他们的目光来衡量自己――你总归是最腐朽肮脏的人。朱千里在运动中更是失魂落魄,他认为帮助就是审讯,他从审讯中整理出自己的罪状,为求过关,连自己的丑恶也夸大其辞,妖魔化自己,说自己是丧失民族气节的“准汉奸”。而群众认为这是朱千里丑化运动,朱千里以为使出点儿招数,就能过关,不料引火烧身,被群众赶下来,像雨淋的蛤蟆,不敢回家。后来在检讨会上,他被羞辱,自杀,又被救起,精神及肉体备受摧残折磨。由此,作品写出了知识分子在政治运动中的惶恐不安、无所适从、战战兢兢,亲人之间反目成仇的情形。   另外,小说写到余楠在运动中为了过关写了检讨稿在家不断演练,一声低,一声高,一声快,一声慢,一会儿捶胸,一会儿顿脚。妻子宛英非常反感,余楠解释说,我不把心灵深处的烂疮暴露出来,我怎么过关。妻子认为他说的全是假话,包括他的破落官僚家庭出身以及不负责任的风流才子――他的父亲,等等。余楠做检讨那天,声音嘶哑,囚首垢面,把自己说成国民党反动政客的走狗,重婚未遂的罪人,揭出自己的脓疮,还从自己的脓血中化验出种种病菌和毒素,比如个人主义、自高自大、贪图名利、追求安逸、封建家长作风等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