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中古地理名词解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语文中古地理名词解说

中学语文中古地理名词解说中学语文课本中由东、西、南、北与山、川、关、岭等词组成的地理名词为数不少,它们所指的地区和范围,在不同的时期里,有一些是很不一致的。为帮助中学生们了解这一特点,本文就课文中最常见的古地名,作适当解说。 一、江东、江西、江南、江表 “江”指长江。古代的“江东”,又称“江左”,即今之江南,具体指长江下游江苏南部一带。如《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江东”就是指现今的江苏南部。”“江西”又称“江右”,指长江下游的现在安徽省中部地区。《项羽本纪》:“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这里的“江西”则是现今的江北。顾炎武《日知录》:“今之所谓江北,昔之所谓江西也。” 古代的江南与今不同,一般指今天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如《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江南”就是指现今的湖北省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货殖列传》中“江南豫章、长沙”中的“豫章”是今之江西南昌一带,长沙在今之湖南境内。可见古之江南是指现今除江苏、浙江以外的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而近代“江南”多指苏南和浙江一带。 “江表”,泛指长江以南地区。在古代中原人看来,该地区在长江外,故称“江表”,“江表”即江南。《赤壁之战》鲁肃所称“江表英豪”即指东吴的英雄豪杰。 二、关东、关西、关中 “关”最初指函谷关。其东为“关东”,其西为“关西”(也叫关中、关内、关右)。汉唐时把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泛称为“关西”,包括今陕西、甘肃两省。又,古代以左为东,以右为西,故“关左”也就是“关东”,“关右”也就是“关西”。如东汉末王粲的《从军诗》:“相国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由于函谷关有所变迁,“关东”、“关西”所指地区和范围也有所变化。春秋战国及汉初,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汉武帝时改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东汉末,又改在今陕西省潼关县。近代人所说的“关东”,“关”指山海关,“关东”指今之东北地区,即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三、山东、山西 它们的具体范围,因“山”而异。最初,“山”指崤山。战国时秦建都关中,其它六国在崤山以东,因此“山东”就泛指秦以外的六国。贾谊的《过秦论》中“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山东”、“山西”就是相对崤山而言。后来,“山”也指华山。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里的“山东”就是指华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又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亦指华山以东包括作者故乡满地(今山西永济县)一带。“山”也有指太行山的,如《货殖列传序》“夫山西饶材、竹、……山东多鱼、盐、……”这里的“山东”则是指太行山以东地区(包括现今山东、河南、河北南部),“山西”指太行山以西地区(包括现今山西、陕西、甘肃等的一部分)。 四、河东、河西、河内、河外 “河”指黄河。黄河流经今山西省和陕西一段时,方向为自北向南,这段河的西部地区称“河西”,东部地区称“河东”,唐柳宗元是河东人,因此人称“柳河东”。他的文集也名为《柳河东集》。黄河流到潼关以后转向东,经今河南省境内,这一段河的北部地区称“河内”,南部地区称“河外”。《孟子“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子于河内。” 五、岭南、塞北、剑外。 “岭”指五岭。“岭南”泛指五岭以南广大地区。从中原来看,岭南地区在五岭以外,所以又叫“岭外”、“岭表”。苏东坡《食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中“岭南”即指五岭以南广大地区。 “塞”指战国时期北方各国为抵御游牧民族侵扰而分别修筑、后来由秦国连接起来的长城。“塞北”即长城以北地区,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和西部一带。因长城关隘多称“口”,塞北也有“口北”、“口外”之称。 “剑外”,四川省北部有剑门关,关南的蜀中地区称“剑外”。唐代京都长安在剑门关北,以长安为中心,称此关以南地区为“剑外”。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闻收蓟北”,诗中的“剑外”,即指剑门关南的蜀中地区。 六、南国、北国 古时称南方诸侯之国为“南国”。《诗“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南之域。”“南国”也泛指南方。唐代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北国”与“南国”相对,最初指北方诸侯国,后泛指我国北方地区。 七、北海、淮左 “北海”,最初为北方近海地区的泛指,春秋战国时指今之渤海。《孟子“挟泰山以超北海。”秦汉以后凡塞北大泽,均可称作“北海”。《汉书“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牧羊的“北海”,指今俄国境内的贝加尔湖。 “淮左”,即今之淮河南。宋代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淮左”即淮以南,“淮左名都”指当时地处淮左(淮河南)的扬州。 (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