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长征征文-精华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纪念长征征文-精华版

纪念长征征文-精华版 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是个大日子,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这个大日子的纪念动作“隆重”得非同寻常。从各界特别是政界、军界、媒体和民间的参与程度看,隐然有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内驱与凝聚。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胡锦涛那个显然经过精雕细琢的长篇“重要讲话”,无疑赋予这项纪念活动一种更加意味深长的隆重。而且还因为已经退休的上届中央政治局老常委们的全体莅临,使得这个大日子平添了一种令人瞩目的政治厚度、政治强度乃至政治纵深。   如此高规格、大力度地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自然不是人们司空见惯的那种国家和民众习惯性的政治俗务。在长征的纪念史上,今年的“隆重”堪称空前,有人说这象征着“全党大团结”,岂止,这分明是13亿人“新长征”的誓师大典!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可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命题的开篇之卷!   有人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只是对中国共产党过往政治意念的强调性复述。窃以为不然。这篇讲话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轮轰然启动的背景下,执政党站在一部伟大历史和现实社会的交接处宣示的社会历史观和国家政治观。它深刻的现实意义不容低估,尤其是对现实的强烈针对性,令该讲话凸显出“不可不读”且“不可不细读”的强烈政治韵味。10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军“认真学习贯彻”这篇“高瞻远瞩,气势磅礴,思想深刻”的“重要讲话”。而事实上,这部关于军队的历史所沉淀下来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宝贵历史财富,在今天已经不仅仅属于军队,它同样属于一直坚强地指挥着这支军队的中国共产党,属于一直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旗帜下的中国人民——属于整个中华民族。   胡锦涛总书记的这篇讲话在论及“伟大的长征”在“党、军队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时,一共讲了四点:伟大的红军长征,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伟大的红军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伟大的红军长征,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伟大的红军长征,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长征史观。从“翻开了”“开创了”“培育了”“形成了”等定论性描述看,这个连续执政半个多世纪的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政党,是把长征推到了中国革命“源头”级的制高点上。无论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革命实践、革命精神,还是革命地位,长征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源头”意义。这比中国革命历史学家历来关于长征的“转折点”之主流评价,显然是更为客观科学的释读,也是更为成熟凝练的长征史观。   为什么要纪念“红军长征”?胡锦涛总书记说,就是为着“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对此他从五个方面作了归纳: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支柱;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加强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最广泛地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历史使命;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更好地担当起执政为民、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   “光荣革命传统”!看来,进入新世纪且在领航的大旗上写下“和谐”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并不讳言“革命”。因为从“革命”中提炼出来的精神具有可传承性。这篇近七千字的讲话中,至少50次使用了这个在今天似乎遇到了某种麻烦的词汇。   “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劳苦大众在那段浴血浴火的岁月里,用整个民族的灵与肉铸就的历史极品,也是文化极品或文明极品。从本质上讲,从1949年10月1日那座以“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标记的历史界碑开始,以铁血为核心内容与形式的“革命”即告终结。事实上,由于种种可知的历史原因,“社会主义革命”一词从那时起便进入了意识形态的领衔位置,虽然与“建设”并驾齐驱的此“革命”,不再是当年血与火的彼“革命”,虽然当时的执政者对“革命”与“运动”进行了必要的政治切换,但它还是令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变形和不祥的律动。再后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革命”,却确确实实在剑走偏锋中不慎让“革命”蒙上了令人痛心、令人伤感的尘埃。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革命”现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