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0课近代新学的哲学智慧_.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课近代新学的哲学智慧_

戊戌变法的 背景:(小结)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清政府的黑暗腐朽统治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1.政治因素: 2.经济基础: 3.阶级基础: 4.思想基础: 二、他的变易和进化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 1、变易和进化的宇宙观 (1)进化论康有为是最早接受进化论学说的先进中国人之一,他结合中国传统的变易思想,形成了自己的进化论思想。康有为的进化论思想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康有为认为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宇宙都是由“气”变化生成的,宇宙间的气互相吸引摩擦,生成了星团、星气、太阳,由太阳分化成生成地球;第二个层次,他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都是自然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三个层次,包括现实社会在内的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公羊三世说就是这一观念的最好例证。 康有为、谭嗣同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是近代新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康有为作为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他为论证变革的必要所提出的天道“变易”观,是其推行改良主义变法运动的哲学根据与理论基础,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积极进取思想;要使学生了解谭嗣同仁学的哲学内涵,认识到“通”是谭嗣同“仁”说的第一要义,他所说的“仁”实际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代名词,反映了他的激进的资产阶级维新变革思想,有其积极进步意义。 康有为的变易和进化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 一.生平简介: 1.生年卒月: 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 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 绪年间进士。出身于士宦家庭, 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 2.人物称号: 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 3.主要著作: 《春秋董氏学》《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 《大同书》《欧洲是一国游记》《广艺舟双楫》等 。 一、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时代背景 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定《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潮,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鼓吹变法。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迫在眉睫。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但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不能容忍维新运动的发展。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政变”成功。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所有新政措施,除7 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以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1、《马关条约》的签定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时代背景 割地: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赔款:白银二亿两 开埠: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开设工厂: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加深。 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2.对中国的严重危害 开设工厂 资本输出有哪几种方式呢? 政治性贷款 修路 开矿 办厂 设行 总的来说,列强对中国输出资本, 加强了对中国经济、政治控制,民族危机加深。 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产生的影响 政治性借款: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修路:控制铁路沿线的土地和资源,并把经济势力和军事势力渗透到那里,也冲击铁路沿线的自然经济; 开矿:直接掠夺中国资源,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 设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打击民族工业,但同时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银行:成为列强资本输出的主要工具,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 租借地:列强利用武力强占,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借去的地区称租借地,租借期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其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作为他们自己的“势力范围”,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它国家染指。 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都享有绝对的行政、司法、立法权。 资本输出所需条件 ---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