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汲香泉带落花_漫烧石鼎试新茶_古代咏茶诗中文化蕴涵初探_倪艳翔.pdfVIP

自汲香泉带落花_漫烧石鼎试新茶_古代咏茶诗中文化蕴涵初探_倪艳翔.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第 期 20 15 2 农业考古 · 20 15 2 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 ——— 古代咏茶诗中的文化蕴涵初探 倪艳翔 李 莉 摘要: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吟咏茶叶的诗篇,品读这些咏茶诗不仅可以让我们从中得到审美的享受,同 时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有关古代茶文化的许多知识学问与轶闻趣事,从而拓展我们的见闻,陶冶我们的性 情。本文尝试从几个方面对古代咏茶诗中的文化蕴涵进行初步的探析。 关键词:古代 咏茶诗 文化蕴涵 ;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K203 A 1006 - 2335 20 15 02 - 0022 - 05 《 》[ 1 ] ( P 146 ) 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 代梅尧臣的 尝茶和公仪 。 这首诗中诗人 “ ” 千年文化传统,同时,茶文化亦是东方文化瑰 所品之茶为 云团北焙 ,即北苑龙团茶,是当时 宝。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充分体现了我们中 的茶中名品。他以细腻的笔触描写茶汤之嫩: “ ” “ 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情趣。这些不仅 汤嫩水轻花不散 与茶味之佳:口甘神爽味偏 ” 记载于历代有关茶的文献典籍之中,而且还时 长。然后又说此茶比李白当年夸赞过的仙人掌 《 时流露于历代诗人的锦章妙句之中。品读历代 茶还要好,而且还打算要写一首像卢仝 走笔谢 》 诗人咏茶的诗篇,不仅可以让我们从中得到审 孟谏议寄新茶 那样的诗来赞美北苑龙团茶。在 美的享受,同时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有关古代 诗的结尾,诗人尽情地抒发了自己在品茶过程 “ 茶文化的许多知识学问与轶闻趣事,从而拓展 中所产生的那种美妙幻觉:亦欲清风生两腋, ” 我们的见闻,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我们的性 从教吹上月轮傍。想象奇特灵动,品之余味无 《 情。 穷,堪称咏茶诗佳作。再如唐代温庭筠 西陵道 》“ 一、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 士茶歌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品茶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仙翁白扇霜 品茶,既是人们一种日常的生理需求,也是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