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纤维复合材料
概况
结构
碳纤维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其含碳量随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在90%以上。碳纤维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如耐高温、耐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但与一般碳素材料不同的是,其外形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碳纤维比重小,因此有很高的比强度。 碳纤维是由含碳量较高,在热处理过程中不熔融的人造化学纤维,经热稳定氧化处理、碳化处理及石墨化等工艺制成的。 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00~43000Mpa亦高于钢。因此CFRP的比强度即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可达到2000Mpa/(g/cm3)以上,而A3钢的比强度仅为59Mpa/(g/cm3)左右,其比模量也比钢高。
用途
优势
2000 年前后和2008 年前后两次碳纤维的市场波峰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使我国大量投资者进入碳纤维领域。从全球碳纤维发展40 年历史看,供需信息不对称或矛盾是造成近20 年碳纤维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前一轮的价格高峰从2007 年开始,到2009 年突然下滑,使一些碳纤维厂不得不关闭部分生产线,业界认为主要原因是商用大飞机生产的延误所致。从2008 年起世界各主要厂家的扩产计划重新启动,日本企业预测碳纤维材料价格将上涨。主要碳纤维厂不同年份新产能的增加情况及年平均增长率见图2 和表1。
Zoltek 公司依据目前迅猛增长的风电叶片和汽车市场,在2010 年9 月30 日的国际碳纤维会发表观点认为:2010~2013 年,碳纤维市场需求将以每年30%增长;到2017 年,全球碳纤维的产能将达到40 万t/a,而2010 年全球的产能也就5 万t/a。由此新一轮价格上涨趋势已形成,至2010 年底,全年涨幅超70%已成事实。
2 中国碳纤维领域的投资现状及严峻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32 家公司宣布投资碳纤维领域,同时国内还有10 家碳纤维专门研究机构。如果按这32 家宣布的计划产能,已经是目前全世界实际产能数据的2~3 倍。这32 家公司分布在16 个省、市或直辖市(见图3),其中已经实际投入的有28 家,目前,已经投产的有17 家;其中,绝大部分实际产能在100t/a 以下。目前大都已开工碳纤维厂家的产品规格是1k、3k 或6k,个别有12k,性能在T300 级水平左右,品质均匀度还有待提高;T700 级碳纤维还没有批量生产,24k以上的大丝束也基本没有形成量产。
由于市场小丝束碳纤维的需求量有限,不少已经开工的企业正在为碳纤维的销路发愁。
3 国际碳纤维利润与成本
⑴根据2001~2002 年的数字,国际主要碳纤维厂利润情况见表2(平均行业利润率:15.7%)。
⑵碳纤维各工艺分担成本见表3,碳纤维的成本构成见图4。
4 碳纤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4.1 碳纤维的取材形式及比例
预浸布:51.6%,编织布:20%(其中有12.4%要经过预浸进入后段),短切纱:19%,纤维丝束通过缠绕等方式直接使用:9.9%,具体见图5。
4.2 碳纤维产业链关联度非常紧密,上游帮扶下游就是帮自己碳纤维产业链见图6 所示。碳纤维制造企业因为资金和技术的优势,要成为引领整个产业链的生力军!市场培育任重道远!只有不断推进从碳纤维向纤维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制品的纵深发展,完善产业链,扩大碳纤维的应用范围,才能使整个碳纤维行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4.3 碳纤维产业链中的价值链我们常听到关于碳纤维价值链的说法是:从石油原料到碳纤维,增值关系是1 到3,而把碳纤维做成复合材料,增值可以到10。而国际上还有一个类似的说法:一个工业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的成本构成,其中碳纤维和树脂的成本占25%,把碳纤维转成预浸料或编织布(我们称之为纤维材料),转化成本为15%,而把纤维材料制造成复合材料构件,需要60%的成本,原因是这个过程的边角废料太多,主要是沿袭于航空航天的成型工艺效率太低。
当很多人抱怨:碳纤维因为价格太高而影响其应用面时,我们必须重视除了25%~30%的碳纤维成本之外的其它70%~75%的纤维和构件成型的巨大成本。否则,即使碳纤维成本降得再低,做出的复合材料成本还是惊人!
结论
中国碳纤维“平民化”发展之路探讨
碳纤维因品种和质量的不同,价格从100 多元/kg 到5 万多元/kg(日本东丽的M60J 据说曾炒到这个价格)都有。其中,走小批量、高精尖的品种,我们不妨戏称为“贵族碳纤维”,而量大、价格相对低的碳纤维,我们则戏称为“平民化碳纤维”。中国堪称是世界碳纤维研发的“老人”,但却是产业化的“新手”,所以,对于中国众多碳纤维企业来说,探讨“平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