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对论引力理论和宇宙学的发展-引力理论与宇宙学课题组
本文发表在《物理教学探讨》2008 年12 月上半月第26 卷总第329 期第1 页
相对论、引力理论和宇宙学的发展
张元仲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电磁学的很多实验与牛顿理论的矛盾很尖锐。为
此,物理学家意识到牛顿理论存在的问题和新理论的必然产生。1905 年,爱因
斯坦以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基础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四维平直时空
理论),该理论以惯性系之间的洛伦兹坐标变换代替牛顿理论中的伽利略变换,
因而要求一切物理定律在洛伦兹坐标变换下保持不变(即 “狭义相对性原理”)。
在 1905 年之前,物理学理论都是以牛顿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为基础的。
既然狭义相对论比牛顿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更接近物理现象中的时空结构,那
么我们就必须修改这些经典物理理论使之满足狭义相对论的要求。在爱因斯坦的
第一篇狭义相对论的论文中已经把牛顿力学第二定律修改成了相对论性力学。而
且还使真空中的电动力学满足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后来,闵柯夫斯基在 1908 年
给出了满足狭义相对性原理的运动介质中的电动力学。另方面,狭义相对论问世
之前很久,用牛顿理论计算出来的水星近日点的进动数值比观测值每百年大约小
43 角秒,这表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不够精确。但是,如果仍然把时间和空间看
作是平直的来修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话则无法解释这43 角秒。为此,爱因斯
坦借助于弯曲空间的黎曼几何才得以把牛顿引力理论推广成与狭义相对论相容
的广义相对论 (一种弯曲时空中的引力理论)并于 1916 年公布。此外,后来发
现在微观粒子之间还存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与之相应的理论是相对论性
的现代基本粒子理论。
狭义相对论的许多直接预言已经有了很多实验验证,例如时钟变慢效应、长
度收缩效应、惯性质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能量与质量的关系、光子无静止质量
等等。更高精度的卫星检验正在计划之中。另一类证据就是现代基本物理理论的
成果。即广义相对论、量子电动力学、基本粒子理论等理论的成功也是狭义相对
论的证据。狭义相对论在理论上一直没有什么新的发展。
等效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的二个基本假设之一,其中包含了(伽利略)弱等效
原理,即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相等;从牛顿开始直至今天已经在不同技术条件下
进行了很多检验。目前的最高精度的实验表明,二个不同材料物体在引力场中自
由下落的引力加速度的相对差别 在 12 到 13 的精度上没有发现等效原
g / g 10 10
理的破坏。更高精度的地面实验室实验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已经很难实现了。因此,
地球卫星上的等效原理实验已经准备了多年,例如法国的等效原理实验
MicroSCOPE 小卫星预计于2010 年发射,设计精度 15 。
10
广义相对论的直接实验检验也有很多,例如光频谱的引力红移、水星和其它
行星近日点的进动、光线的传播方向在引力场中的偏折、雷达回波的时间延迟效
应等等都被很多实验观测证实,但是在地面实验室提高精度也已经受到环境和技
术条件的限制;所以人们开始设计空间的实验方案。广义相对论的另一类预言,
例如中子星天体、引力透镜都已经被天文观测证实;星系核心的超重黑洞已经有
了强有力的证据。
陀螺自转轴的进动: 广义相对论还预言,在卫星轨道上的陀螺自转轴的方
向会相对于遥远的恒星方向产生进动。为了检验这种效应,美国于2004 年4 月
20 日发射的《引力探测器(GP-B)》卫星至今已经运行了四年多,测量数据的分
析结果有待公布。
光线偏折和引力透镜:光线在不均匀引力场中(特别是在大质量物体附近)
的传播方向因其受引力作用而改变。这种效应已经被很多天文观测所证实。另外,
如果在发光的天体与地球之间存在强大的引力源,光线偏折效应可以产生该天体
的“像”,那么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天体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似的天体
(“引力海市蜃楼”);这种强大的引力源被称为引力透镜。第一个引力透镜现象
是在1979 年发现的。 1988 年发现有四个类星体的“引力海市蜃楼”,后来还找
到了包含更多像的“引力海市蜃楼”。由于星系的空间区域大,星系的像会呈弧
形或圆环。至今已经观察到了很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