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研究主题:身边的科学.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主题:身边的科学

研究主题:身边的科学 第三阶段:海洋知识篇——水下仿生机器鱼研制成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的星球的绝大部分是海洋,海洋里面充满了知识,他们有何作用等等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需要我们去发现。 二、介绍水下仿生机器鱼研制成功: 一条长约1.2米的鱼形机器人在大海中,一会儿在水面穿浪前进,一会儿快速潜入深水中,并及时将水下看到的景象,通过无线图像信号系统传送到地面。这是记者日前在福建省东山县海域郑成功古战舰遗址水下考古中看到的精彩一幕。   最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合作,使用北航机器人研究中心开发研制的仿生机器鱼对福建东山海域郑成功古战舰遗址进行水下考古探测试验。这是我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利用机器人辅助水下考古工作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研制开发的仿生机器人,外表似鱼,长1.21米,由动力推进系统、图像采集和图像信号无线传输系统、计算机指挥控制平台三部分组成。它原地回转灵活,可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前进,并能连续在水下工作2至3小时。   此次仿生机器鱼对郑成功古战舰遗址5000米的海域进行水下摄像考察。它在北航研究人员的操纵下,多次快速、灵活地接近目标,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录像,并及时将水下沉船、铜火炮等图像资料传输到地面图像中心,供正在郑成功古战舰遗址现场进行水下考古的专家及工作人员下一步考察挖掘分析研究使用。   计算机和水下考古方面的专家认为,仿生机器鱼水下辅助考古实验成功,不仅可以代替潜水员在更深的水域长时间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为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者提供一种快捷、省力的新型武器,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在水下机器人研究领域中取得又一项重大进展。有关专家介绍说,新石器时期台湾海峡的文化交流和族群迁徙,是研究东南沿海史前航海术的发展、台湾史前文化的来源和“南岛语族”发源地的重要课题。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这一课题一直备受太平洋地区考古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领域诸多学者的关注。   “南岛语族”地理范畴分布在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上百个岛国,包括1000至1200多种语言,其分布地区东至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西跨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北到台湾岛,南到新西兰,主要居住地区包括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玻利尼西亚等地。属于南岛语系语言的人口约有2.7亿人。   这些岛国的祖先是哪里人?他们在海上交通工具极不发达的旧石器时代,是如何渡过波涛汹涌的大海散落到两个大洋的岛屿上的呢? 据有关权威专家研究表明,“南岛语族”的起源地应是“位于台湾、澎湖群岛和中国内地东南沿海一带”。几年前,在台湾已经找到了比较确切的证据,但是否起源于福建东南沿海一带,一直缺少有力的证据。   为了破解“南岛语族”起源之谜,福建省博物院考古队长、研究员林公务,考古队副研究员范雪春等专家,与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白瑞·罗莱、那肯拉·斯弟尔、鲍尔·卡若斯、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焦天龙博士、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等联合组织的考古队,于2003年进驻东山岛陈城镇澳角渔村,就“航海术·新石器时代台湾海峡的交流与南岛语族起源”这一课题,对距台湾海峡最近的福建东山岛大帽山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进行进一步的挖掘考证。   他们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在福建首次采用先进科学的挖掘方法,从小探方中提取筛选出大量的标本信息。在考古工作中,中美专家已在蕴藏文物十分丰富的大帽山贝丘遗址,发掘了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五千年)的贝壳类25个品种;鱼类有软骨、硬骨两种,主要是海豚、鲨鱼和哺乳动物骨骼等;动物类有鹿角、猪骨等;陶类有泥质、夹沙陶制罐、陶壶等;石类有石锛、石箭头、石器、玉器;有用骨头做成的鱼钩,用于纺纱织布的陶纺轮等生产工具。专家们对所发掘的一件件宝贝进行多学科的测验、整理和分析,以获得产地、存在年代的经济形态和交流区域等资料,为“南岛语族是否起源于东南沿海一带”以及闽台史前关系的渊源,提供重要的研究依据。还有许多一时无法鉴定的文物,被送到北京和美国采用先进仪器做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研究主题:身边的科学 第三阶段:海洋知识篇——对人体有益的海洋黑色食品海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自然界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食品,今天我们介绍一下对人体有益的海洋黑色食品海带。 二、介绍对人体有益的海洋黑色食品海带: 海带,学名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别名昆布、江白菜。 褐藻的一种,生长在海底的岩石上,形状像带子,含有大量的碘质,可用来提制碘、钾等。中医入药时叫昆布,有“碱性食物之冠”一称。【分类】褐藻门、褐藻纲(本门仅此一纲)、海带目、海带科、海带属。   【形态】 藻体褐色,长带状,革质,一般长2-6米,宽20-30厘米。藻体明显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