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摭谈鲁季敬姜的婚姻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doc

摭谈鲁季敬姜的婚姻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摭谈鲁季敬姜的婚姻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doc

摭谈鲁季敬姜的婚姻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赵然) 提起鲁季敬姜,人们往往想到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国语·鲁语下》中出自敬姜之口的一段“论劳逸”更是将她大仁大义、是非分明的优秀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之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教育典范。西汉刘向在其所编《列女传》中,将其列入“母仪传”,并采纳了孔子的观点,称其为“慈母”。多少年来,人们谈到教子有方的伟大母亲时,也总是把敬姜与孟子的母亲、岳飞的母亲并列,作为家庭教育的楷模来传颂赞扬。然而,当我们深入地了解了敬姜的言行之后,就会感到她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更是一位贤良的好妻子、一位有道德的好儿媳——一言以蔽之:一位杰出的优秀女性。敬姜的言行,充分反映了以周代礼制为指导的婚姻道德观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仍存在着重要的影响。笔者谨就能查阅到的《国语·鲁语下》、《礼记·檀弓下》以及《列女传·母仪传》等相关资料,对敬姜的婚姻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进行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君子不好色,妇女要守节 提到“守节”,人们往往习惯性地想到程朱理学所倡导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进而联想到“从一而终”“夫为妻纲”“三寸金莲”“贞节牌坊”等一系列摧残妇女的事物。其实不然,这里的“守节”并非单纯要求妇女不失身,而是指遵守礼节,即讲道德、讲秩序。试想婚姻生活如果离开了道德的约束和礼节的规范,该是多么可怕啊。遵守礼节,是敬姜婚姻道德观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不但规定了夫妻双方在家庭生活当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同时对于个人生活修养的提高也有重要的帮助。我们从以下几件小事当中即可见一斑。 敬姜从莒国嫁到鲁国,在礼崩乐坏的大时代背景下,仍然在周礼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接受到了不错的教育。论辈分,她是鼎鼎大名的季康子的叔奶奶(季康子的爷爷季平子和敬姜的丈夫公父穆伯是兄弟)。有一次她到季康子家中,季康子正在厅堂办公,和敬姜打招呼,敬姜没回应他,季康子就跟着敬姜到了里屋门口,结果敬姜还是不理他就进了房间。当季康子忙完公务之后就去找敬姜:“我没听到您的教诲,是不是得罪了您?”敬姜回答说:“你没有听说过吗?天子与诸侯在外朝处理民众的事务,在内朝处理祭祀神灵的事务;卿大夫以下的官员,在外朝处理本职工作,在内朝处理家族内的事情;至于寝门以内家属居住的地方,则由妇女操持安排。君臣上下都是这一个规矩。外朝,是你侍奉国君完成职事的地方;内朝,是你要处理家族事务的地方,这都不是我所敢与你说话的地方啊。”这足以反映出敬姜内外有别的观念是极为分明的。而且季康子每次拜见敬姜,敬姜都是敞着门和他说话,从不让他越过门槛一步,两人一个在屋内,一个在屋外,丝毫不乱规矩,为的是避嫌。敬姜在祭祀已经去世的老公公季悼子时,季康子参加了祭礼。季康子献上祭肉时,敬姜不亲手接受,祭祀完毕撤下礼器后,敬姜也不与季康子一起宴饮。第二天又祭时,宗臣不到齐敬姜就不参加祭祀,祭祀完毕后她稍稍饮酒马上退下。从这些故事当中,我们能看出敬姜把“礼数”和“规矩”恪守到了极致。有人一定会笑话说这么做是不是太迂腐、太古板了?不错,虽然我们今天的女同志没必要把道德规矩定得这么死板,以至于“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是这种意识还是要有的,起码一方面对自己是一种约束,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已婚妇女应当遵守婚姻道德;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避免瓜田李下的事情发生,使自己本应该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波澜。 公父文伯是敬姜的儿子,可惜英年早逝,在他母亲之前就去世了。面对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幸,敬姜保持着令人惊讶的冷静,并且告诫文伯的妻妾不要过度悲伤。敬姜说:“宠爱妻妾的人,女人为他而死;热心国家大事的人,士为他而死。如今我儿子不幸早死,我不希望他有宠爱妻妾的名声。你们几个人在供奉亡夫的祭祀仪式上要委屈一下,别因为他去世了就弄得面黄肌瘦,不要啜泣叹息,不要捶胸顿足,不要容色忧愁,丧服要降一等穿戴,不要提高丧服的等级。要遵守礼节静静地完成祭祀,这样才能彰显我儿子的美德。”敬姜不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文伯去世后她面临着丧夫失子的巨大灾难,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孤寡老人”,但就是在这种大不幸面前,她严格地遵循“寡妇不夜哭”的礼制,在夜里只哭儿子,不哭丈夫,到了白天才哭亡夫,以避免被人背后说“耐不住寂寞”之类的闲话。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老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她为了实现自己作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的价值,忍住常人难以忍受的悲痛,吞下常人难以吞下的苦楚,在“哭夫”与“哭子”的时间把握上哭出了风格,哭出了水平,哭出了一个古代妇女应有的尊严。这是需要何等的毅力啊。然而,她的儿子公父文伯确实不争气,在死后连一个朋友和同僚都没为他落泪,相反他的妻妾倒是忘了婆婆的谆谆教导,在其殓前痛哭失声。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敬姜老太太只是凭靠着儿子的床,流不下一滴眼泪来,因为她已经对这个孩子失望透了,泪水早已在她的心里变成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