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

范 围 食物中毒 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食物中某些污染物引起的慢性中毒 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慢性退行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 预防食源性疾病 充分认识食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提高法制观念 认真落实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减少食品污染 防止从业人员带菌传播食源性疾病 向社会和消费者宣传卫生知识,不断提高公民的卫生意识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病原菌 : G(一)杆菌,有鞭毛,能运动,兼性厌氧 常见的菌: 猪霍乱沙门氏菌--致病性最强 鼠伤寒沙门氏菌--食品中最常见 肠炎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特点: 引起中毒的食品 : 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由植物性食品引起者很少。 食物中沙门氏菌的来源: ①生前感染 :原发性或继发性沙门氏菌病 ②宰后污染 ③沙门氏菌病奶牛的牛奶、蛋类污染:水禽及其蛋类带菌率 30% -40%。 ④烹调后的熟制品的再次污染 季节性特点:夏、秋两季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潜伏期(the incubation period): 12 – 36 h, 一般 12 – 14 h,短 6-8 h, 长 48-72h 特征:发热(fever) 腹痛(abdominal pain) 呕吐(vomiting) 腹泻 (diarrhoea) 黄绿色水样便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诊断: 1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2 临床表现 3 实验室检查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预防措施: 防止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 严格控制带沙门氏菌的肉类食物进入市场 严格遵守合理屠宰过程的卫生要求 在食品贮藏、运输、加工、烹调、销售过程中,防止污染 控制繁殖--低温贮存食品,缩短贮存时间 食前彻底加热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病原菌及特点: 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emolyticus),G(-),嗜盐菌(含盐3%-4%),不耐热,1%食醋处理5分钟,稀释一倍食醋1分钟死亡。 神奈川(Kanagawa)试验阳性 副溶血性弧菌能使人或家兔的红细胞发生溶血,使血琼脂培养基上出现 β 溶血环。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特点: 沿海地区 7—9月高发 好发食品(stuff food ):海产品,盐渍食品 来源:人对食品污染--病人和健康携带者;间接污染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病原菌及特点: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病原菌:G(+),耐干燥,耐热,70°C需1h灭活 毒素:凝固酶试验阳性 100 °C2h破坏 8个血清型,A、D型较常见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特点: 夏秋季高发 好发食品:剩饭、乳类及乳制品、肉类 食品被污染原因:人和动物污染 温度高产生肠毒素时间短 淀粉类食品促近肠毒素形成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1.诊断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总则》(GB14938)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患者临床表现 实验室诊断:可疑食物、患者呕吐物、粪便和血液 判定原则: 对于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细菌学检验的食物中毒,则按GB1438-94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执行,由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得出结论。 (三) 有毒动植物中毒 概念: 有毒动植物中毒指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某种天然有毒成分或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形成某种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所引起的中毒。 动物中毒食品分类: 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 在一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 植物性中毒食品分类: 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 加工过程中未被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木薯、苦杏仁 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发芽的马铃薯 依病情发展可分为如下6期: 潜伏期 15-30h,无症状 胃肠炎期:吐泻1日内自愈 假愈期:乏力,不思饮食。轻者肝损害不重可进入恢复期。重者肝损害已开始。1-3d 内脏损害期:肝脑心肾皆损害。肝最重,可出现肝肿大、黄疸、出血、肝昏迷等,侵犯肾脏时可出现少尿、无尿或血尿,出现尿毒症、肾功能衰竭。死亡者肝细胞大片坏死,肝显著缩小。 精神症状期:烦躁不安或淡漠嗜睡,甚至昏迷惊厥,最终呼吸、循环中枢抑制或肝性脑病而死亡。 恢复期:经过积极治疗2-3周进入恢复期,逐渐痊愈。 少数病例为暴发型,潜伏期1-2天突然死亡,中毒性心肌炎、脑病所致 毒蕈中毒的急救治疗原则 应及时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措施,迅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有毒物质。 对症治疗: 胃肠炎型可按一般食物中毒处理; 神经精神型可用阿托品治疗; 溶血型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