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送别诗鉴赏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l)“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1、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 2、送别诗常用意象 : 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古道、渡口、阳关、曲江(长安南边的一条河流,两岸植柳,唐诗常有的意象); 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 物象:杨柳、柳絮、杨花,春草(萋萋)、秋 月、夕阳,孤舟(兰舟)、孤帆、流水、瘦马、芳草、晚风、笛声、远山、浊酒等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③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④烟。 【注】①宗一:柳宗元的从弟,元和十一年春,自柳州赴江陵。②桂岭: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③洞庭:在柳州至江陵途中。④郢: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⑴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远谪异乡,报国无门;经年投荒,历尽劫难;兄弟离别,形单影只 ⑵请简析尾联抒发的感情及其表达特色。 【答案】抒发了对宗一的牵挂不舍之情。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想象别后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一带的烟树,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思念的悠长。 * 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 送 别 诗 鉴 赏 江苏丰县中学 赵民吉 高考体验 2010年江苏卷 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 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①不应把离别(相聚)枧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②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高考体验 2007年江苏卷 笔记要点 3、送别诗表达的情感: 难舍难分、依依惜别之情 对友人的劝勉、鼓励、安慰之情 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之情 旷达洒脱,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 借送别表现诗人心志, 或含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4、常用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对比衬托、虚实结合、修辞等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常用写景的方式: 眼前景(实写)——途中景(虚写)——目的地景(虚写) 写景技巧: 想象、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多感官结合(听觉、视觉、味觉、触觉)、时空结合,细节描写等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 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①路云遮寺, 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②,我心悬旆③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 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九华山: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②的的:明亮、鲜明的样子。③旆,旗帜。 1.首联叙写了什么内容?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