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交换与宽带交换第七章.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程控交换与宽带交换第七章.pdf

§7.1 IP 与ATM 的融合 §7.2 重叠模型 §7.3 集成模型 1 §7.1 IP 与ATM 的融合 一、IP与ATM融合的背景 融合背景:Internet的高速发展,IP技术无法适应新业务的发展, 在技术上需要与ATM技术互补。  IP ,ATM的共同点:分组交换,统计复用,适用于数据 传输  IP ,ATM的差异:具体采用的技术不同  IP 采用无连接方法,动态选择路由→核心技术:路由算法 优点:结构简单,网间互连能力强,网络扩展性强。 缺点:时延大,QoS 不能保证。  ATM 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静态路由选择→ATM交换机构 优点:QoS有保证,时延小,传输速度快,吞吐量大。 缺点:网间互连能力差 2 §7.1 IP 与ATM 的融合  解决方式:IP与ATM融合,技术互补→利用ATM的QoS, 高速,宽带来传输IP分组 二、IP与ATM融合的技术 采用重叠模型和集成模型  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 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矛盾  IP与ATM在地址,信令上的映射  解决方法  重叠模型:通过一个中间层(屏蔽ATM特性)将IP协议 及上层协议直接移植到ATM环境中故称之为 IP over ATM 。  集成模型:将IP与ATM交换结合在一起,利用ATM 高速交换能力传送IP分组。 3 §7.2 重叠模型 一、概述 将IP看作一个网络与ATM网络互联,不更改ATM网 络的协议模块,而将IP的功能层迭加在ATM网络上。  实质:ATM将IP看作它的承载的业务之一 IP将ATM看作它的底层传输链路  特点:需要两套地址结构、选路协议和维护管理功能  缺点:传送数据包效率低、计费困难  优点:技术成熟、标准协议完备、复杂度低、与 ATM网业务兼容 4 §7.2 重叠模型 二、重叠模型的分层模型 上层 上层 UNI SIG/ UNI SIG/ IP层 B-ISUP/ B-ISUP/ IP层 PNNI PNNI UNI SIG UNI SIG Q.SAAL Q.SAAL Q.SAAL Q.SAAL ATM层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