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厚覆盖地基防渗排水设备对渗流场影响之数值探讨.doc
深厚覆盖地基防渗排水设备对渗流场影响之数值探讨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河谷深厚覆盖层一般指堆积于河谷之中,厚度大于30m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我国的河谷深厚覆盖层多分布于西南高山峡谷、华北华东丘陵、平原地区河流中(国内部分河流坝址河床深覆盖层深度统计。这些地区的河谷深厚覆盖层主要由漂卵砾石、块碎石、粉细砂等组成,一般具有成因类型复杂、结构比较松散、岩层不连续的性质,岩性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均有较大变化,物理力学性质呈现较大的不均匀性。因此,河谷深厚覆盖层是一种地质条件差且复杂的地基。
深厚覆盖层这种不良地基条件给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河谷深厚覆盖层上修建水工建筑物时,渗漏量控制、渗透稳定性、不均匀沉陷及砂土液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对工程整体安全构成威胁的诸因素中,渗流破坏是首要原因之一。对国内241座大型水库发生的1000宗工程事故的分析发现,因渗漏管涌破坏占31.7%;美国对206座土石坝的病例统计显示,因渗漏管涌破坏占25%;西班牙对177座土石坝破坏原因分析发现,地基破坏所占比重为40%。国内外在深厚覆盖层上修建坝(闸)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可寻。例如,巴基斯坦的塔贝拉斜墙坝,最大坝高145m,河床覆盖层最大厚度达230m,设计方案比选中考虑到混凝土截水墙很难实现,几种灌浆方案的可靠性难以保证,最终实施中采用了水平铺盖方案。铺盖原长1740m,端部厚1.5m,心墙处增至12.8m;1974年开始蓄水铺盖出现裂缝和多处沉陷坑,修复时将铺盖加长至2347m,最小厚度4.5m;1975年再次蓄水时又出现沉陷坑429个,用抛土船抛土67万立方米后铺盖运行20余年基本处于安全状态。目前,建在浅透水地基上的坝(闸)渗流控制原理和渗流控制措施的研究已日趋完善,但对无限深透水地基或较深厚的覆盖层地基渗流控制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显然,研究河谷深厚覆盖层地基上的坝(闸)渗流控制问题,对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加快西部水力水电建设步伐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2深厚覆盖层地基上建坝渗流控制
渗流控制包括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两个方面。控制理论是指基本原理和各种方法,如防渗、排渗和反滤层相结合的基本原理以及反滤层的设计方法等;控制技术是指控制原理的实施措施,在坝体方面,如心墙、斜墙、混凝土面板等防渗措施,在地基方面,如水平铺盖、硅防渗墙、帷幕灌浆等防渗措施。渗流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水工建筑物及地基的渗漏量和保证建筑物及地基的渗透稳定,其中保证建筑物及地基的渗透稳定是首要问题,就大多数工程而言,安全控制比渗流量控制更重要。
2.1渗流控制理论
1856年达西提出了土中渗流的基本理论后,渗流控制理论得以大力发展,其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以防为主阶段、防排结合阶段及明确反滤层保护渗流出口。
2.1.2防排结合阶段
以防为主的渗流控制理念广泛贯彻后,人们又发现单纯的依靠延长防渗体的渗径长度并不能完全杜绝闸坝及其地基的渗透破坏甚至失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被防渗体拦截的渗流始终都在寻找渗透出口并企图释放能量,一旦发现薄弱的渗流出口即造成建筑物及其地基的渗透破坏。另外,防渗体渗径越长,作用于建筑物及其地基的总的水压力也就越大,建筑物的静力稳定性也越差。经过实践的不断体验和总结,人们发现排渗措施可以主动地把通过建筑物及地基的渗透水流导向下游,并且在疏导的过程中有意地释放了防渗体中的能量,从而避免了渗透水流任意地寻找薄弱渗透出口,同时起到了降低建筑物地基的扬压力和坝体浸润线位置的作用。但排水措施不利的一方面是缩短了渗径也加大了水力比降,反而会加剧渗透破坏,这使得排渗措施在初期阶段不能得到广泛使用。1992年太沙基提出用反滤层保护排水的方法来弥补排水措施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第一个无粘性土反滤层设计,从此水工建筑物的渗流控制理念逐渐由单纯防渗阶段进入了防渗与排渗相结合的阶段。
3 深厚覆盖层地基二维渗流场有限元.......... 24-45
3.1 基本方程及定解条件 ..........24-25
3.2 采用三角形单元计算渗流场.......... 25-35
3.3 等参四边形单元计算渗流场.......... 35-41
3.4 工程算例 ..........41-44
3.5 本章小结.......... 44-45
4 深厚覆盖层地基三维渗流场.......... 45-57
4.1 基本方程及定解条件.......... 45
4.2 单元剖分及插值函数 ..........45-46
4.3 建立单元渗透矩阵.......... 46-49
4.4 组合总体渗透矩阵.......... 49
4.5 计算渗流要素 ..........49-53
4.6 程序验证及算例分析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泛微协同工作流解决方案.doc
- 泛微协同知识管理解决方案.doc
- 泛微销售自动化管理软件系统.doc
-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性质研究(上).doc
-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性质研究(中).doc
- 注塑机机械手电气接口模拟仪设计实现.doc
- 注浆技术在抚顺石油厂封堵F1A断裂构造工程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oc
- 注重学法研究加强学法指导.doc
- 注重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综合发展.doc
- 泰安岱庙天贶寺宇建筑装饰工艺研究.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