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体解剖生理学 中药药理教研室 吴斐华 第七章 呼吸系统 呼吸respiration: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外呼吸 External respiration或肺呼吸: (1)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 (2)肺换气: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过程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组成 一、呼吸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一)呼吸系统组成 肺 :纵隔两侧,左二右三叶,呈海绵状,圆锥形 呼吸道: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 (二)呼吸道功能 1、调节气道阻力 2、加温加湿:主要在鼻咽部(血流丰富、粘液)。 3、过滤清洁 上呼吸道:鼻毛、鼻甲(10微米)。 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纤毛上皮细胞+粘液 (2-10微米)。 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下:(2微米)巨噬细胞吞食、游走到粘液层 (三)肺 1、导管部—无气体交换功能 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平滑肌)→终末细支气管 迷走神经兴奋,平滑肌收缩,管腔变小,气道阻力↑。 交感神经兴奋,平滑肌舒张,管腔变大,气道阻力↓。 2、呼吸部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alveoli 第二节 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1、呼吸运动(respiratory movement)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 (1)呼吸运动过程 1)吸气inspiration:吸气肌收缩,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肺容积↑,肺内压大气压,空气入肺。----主动 吸气肌:膈肌 肋间外肌及辅助吸气肌(胸锁乳突肌、胸肌和背肌) 膈肌----最重要的吸气肌 2)呼气expiration: 吸气肌舒张和(或)呼气肌收缩,胸廓缩小,肺容积↓,肺内压大气压,空气出肺。 吸气肌舒张导致的呼气--被动 有呼气肌收缩参与的呼气--主动 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 呼吸频率: 成人:12~18次/分 婴儿:60~70次/分 (2)呼吸运动形式 1)平静呼吸:吸气主动,呼气被动 2) 用力呼吸:吸气主动,呼气主动 通常成人呼吸为混合型 3)腹式呼吸 (abdominal breathing) 膈肌收缩和舒张产生的,伴以腹壁肌肉起落明显。 儿童年长者以腹式呼吸 为主 4)胸式呼吸(thoracic breathing) 肋间外肌收缩和舒张为主,伴以胸廓肌肉起落明显。 完成需腹肌紧张的动作(仰卧起坐),以胸式呼吸为主。 2、肺内压(intrapulmonary pressure) (1)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 吸气末期,呼气末期的片刻:肺内压=大气压 吸气时:肺内压大气压(1~2mmHg)→大气压 呼气时:肺内压大气压(1~2mmHg) →大气压 用力呼吸时:肺内压的升降变化有所增加。 如:紧闭声门或口鼻,再用力呼气 (憋气) ,肺内压可高于大气压60-140mmHg。若此时,用力吸气,肺内压可低至-30—-100mmHg。 (2)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 人为造成肺内压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来维持通气。 方法:人工呼吸机、 口对口人工呼吸、 节律挤压胸廓 关键:保持呼吸道通畅,争取时间(4分钟以内) 3、胸膜腔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 (1)胸膜构造: 脏层(紧贴肺表面)、 壁层(紧贴胸廓内壁) (2)浆液 1)润滑作用 2) 浆液分子的内聚力,使两层胸膜贴附. 胸膜破裂,形成气胸,此时胸膜分开,肺塌陷,影响通气。 (3)胸膜腔内压为负压即低于大气压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的弹性回缩力 平静呼气末-5~-3 mmHg, 平静吸气末-10~-5 mmHg, 关闭声门,用力吸气时,可达-90mmHg, 用力呼气,可升高至110mmHg 。 吸气时,肺扩张,肺的弹性回缩力更大,负压更负. 呼气时,肺缩小,肺的弹性回缩力减小,负压减小但仍为负值. (4)测量方法: 1)直接法:缺点是刺破胸膜脏层和肺的危险 2)间接法:测定呼吸过程食道内压变化 (5)胸膜腔内压形成 胎儿出生后,胸廓的生长速度比肺快。 (6)意义: 使肺泡保持扩张状态而不致萎陷; 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胸腔淋巴液和静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