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基本特点及趋向.docVIP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基本特点及趋向.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基本特点及趋向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基本特点及趋向摘要: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存在的实体背景发生了变化,价值观演变空前活跃,需要建构新的价值观体系来协调新的社会生活。厘清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问题,明析价值观中的“变因”和“常态”,把握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旨变迁和价值观改革的历史脉动与逻辑发展顺序,对于科学认识、调节和化解社会矛盾,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价值观; 价值观演变; 主导价值观; 共享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060-04 价值观演变是每个时代共同的特征,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演变空前活跃。那些发生在人们精神领域中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变迁,造成了价值观紊乱,诱发和激化了一些社会矛盾,正促成多种社会不和谐因素,引发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当社会进入转型时期,价值观存在的实体背景发生了变化,需要建构新的价值观体系来协调新的社会生活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继承与批判的建构中,我们的上层建筑能在何种程度上进行行之有效的干预?我们的价值观变迁是否是按西方社会的轨迹重蹈覆辙?面对全球背景下的价值观变迁,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应持何种价值观进行改革?对这些问题的科学阐释要求我们首先要对我国当前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表现及特征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因此,厘清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问题,对于科学认识、调节和化解社会矛盾,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表现和成因 我国当代社会变迁促进价值观的变革,是价值观变革的根本动因。我国当代社会分层的精细化促成了社会阶层的多样化,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必然存在差异,从而进一步推动当代社会价值观由一元向多元化的发展,多元的社会关系必然引发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人们的物质生活,为人们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动力;另一方面,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也使得工业主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价值观念和文化领域。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不仅衍生了一套与之相应的新的价值观念体系,还要求人们用新的价值判断、评价标准和手段来进行价值选择和判断,丰富了多元价值观的内涵。现代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成为当前价值观发生演变的最主要的三大背景和来源。我国当前正经历着由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迈进过程,价值观变迁也随之经历了由价值混乱而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健康发展。全球化使得传统的一元政治价值观和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受了挑战,主流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性也受到了削弱。信息化在价值观变迁中的两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信息世界极大地丰富了个体的精神世界和生命体验,并促进了新的价值观的形成;但这种人--机交流的模式却在无形中异化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接触和心理情感上的交往,从而引发一些价值观的危机。 文化认同的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价值观面对的首要问题。我国文化认同危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以西方为模本的制度系统和地方性、民族性文化之间的冲突。[1]我国几千年来封闭保守发展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冲突下曾一度迷失了方向,在简单的模仿他人和否定自我中失去了自我,又不得不在迷失中重新向传统回归,当代文化价值观是在传统与现代的不断较量中向前探索发展着。这种矛盾的发展是源于这样的理论事实,那就是:人们在道德价值观或人生价值观的评价通常能够有一定相对客观的标准,许多的道德准则具有相对的“共识性”和“普遍性”,而文化价值观的稳定性相对较弱,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相对较难,文化进步观或退步观常常受到质疑。当代社会发展中文化认同已不仅是一种价值观问题,更是一种政治问题,它关涉的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问题。文化价值观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所在,还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根源。 政治价值观依然是我国价值观演变中意识形态性的依托和体现。当前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政治价值观相应也从封闭转向开放,从二元对立转向了更加的中和务实,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始终是它最本质的特征。潘维认为价值观变迁的主要动力是社会关系的变迁,并对社会关系的稳定性有反作用。价值观是分层的,不同层次的价值观的变迁的强度是不同的,其中政治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通常可以独立于社会结构和个体生活而存在,它是政治变迁和社会变革的根源,同时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常常首先发生在政治价值观领域。意识形态性是政治价值观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无论社会以何种方式变迁,政治价值观都不可能遵从所谓的“普适”性原则,因此我们无论何时都决不能消解价值观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否则我们就可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