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地域因素对辨证论治的影响探讨.pdfVIP

气候、地域因素对辨证论治的影响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 91I 中 医 2008年第26卷第5期 · 24 · J0UITI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1.26,No.5,2008 气 候 、 地 域 因素 对 辨 证 论 治 的 影 响 探 讨 米 彭明德 孔文霞 李德华 绵阳市中医院 (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为了探讨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治则数字化、客观化问题,通过对我国1971年一2000年的气候、地域因素 的因子分析,以及南北组方用药的文献调研,结果表明南北气候的差异与组方用药的差异相关,并且从中国气候标准 值的因子分析申抽取出1个“漫热”因子,用来量化气候、地城、季节因素对辨证论治的影响,和均衡不同气候、地 城、季节的经验交流和药物疗效评价的偏差。 关键词: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漫热 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49(2008)05—0024—03 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是中医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历来 使其数字化是必要的。 备受医家重视。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组方用药存 1 气候、地域因素对辨证的影响 在差异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可能影响中医药疗效的评价和中 气候因素指春日多风、夏令炎热、秋易生燥、冬令严寒 医经验交流,但由于缺乏客观度量标准,在很多中医理论和 等;地域因素如北方水寒冰冽易生寒邪,东南沿海气候温热 临床研究中难以操作,这些问题,除了辨证论治规范化、客 易见湿热nl。根据中医五行学说和临床实践经验,春夏秋冬 观化外,探讨气候、地域因素对辨证论治的影响及其规律, 与东西南北在风热燥寒病机属性上存在一个时空转换,即同 + 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 柴胡12g,白芍12g,枳实lOg,生甘草6g,青皮lOg,大黄3g 青黛、栀子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清肺润肺的力量不强,故 . (后下)。5剂,水煎服而愈。 咯血止而咳嗽不减。本人加泻白散清肺泻火,又加玄参、麦 按:咳嗽痰少色黄、粘稠难咯,是肺热津伤的表现;胁 冬养阴润肺,加四逆散舒肝调气,与本证的病因病机完全合 肋灼热是肝经郁热的表现;咳嗽阵作、咳时面红、口苦咽干 拍,故疗效显著。 是肝火冲逆的表现;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脉弦数皆为内热 案例3:张某,男,56岁。就诊日期:2006年5月1O 的表现。脉弦为肝病主脉。咳嗽既有肺热津伤的表现,又有 日。咳嗽30天。咳嗽阵作,咳时面红,干咳无痰;伴咽千口 肝经郁热、肝火冲逆的表现,证属肝火犯肺无疑。前医用泻 燥,胸满胁痛,急躁易怒,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白散合贝母瓜萎散治疗疗效不显,是因前医只是从肺论治, 舌干无苔,脉弦细数。前医曾用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治疗, 忽略了肝肺的关系,未曾治肝,与本证的病因、病机和治则 效果不显,遂来我院门诊求治。脉症合参,证属肝火犯肺, 不完全合拍,故疗效不显。本人肝肺同治、肝肺并调,,故收 肺阴不足,气机上逆。治当清肝泻肺为主,辅以滋阴润肺, 效甚捷。 佐以疏肝调气。方用清燥救肺汤合黛蛤散及四逆散加减。处 病例 2:王某,女,38岁。就诊日期:20O6年 6月24 方:桑叶12g,青黛lOg,枇杷叶lOg,海蛤粉15g,杏仁lOg, 日。咳嗽1O余天。于1O余天前,因生气突发咳嗽阵作,咳 石膏12g,麦冬12g,胡麻仁9g,阿胶lOg(烊化),柴胡lOg, 时面赤,痰少质粘,痰中带血,血色鲜红,常感痰滞咽喉, 白芍 12g,枳壳 lOg,香附 6g,人参 lOg,甘草 3g。水煎服。 咯之难出;并伴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前后1O剂而愈。 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某医院诊断为慢性咽炎急性 按:本案例与温燥伤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