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控制系统在铜连铸保温炉铸造腔液面控制中的应用.pdfVIP

气压控制系统在铜连铸保温炉铸造腔液面控制中的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术交流 工业加热》第37卷2008年第3期 气压控制系统在铜连铸保温炉铸造腔液面控制中的应用 张晓枫,陈惠军,李庆文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介绍了铜连铸保温炉铸造腔铜液液面控制中气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结构特点。该系统使用效果较好,压力控制稳定,提 高了铜铸坯的成品率。 关键词:保温炉;数字式电液 (气)控制减压阀;气压压力控制 中图分类号:TM9~4.5;TF06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 1639(2008)03—0050—02 The Application of Air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to Foundry Cavity Liquid Level Con~ol for Copper Continuous Casting Holding Furnace ZHANG Xiao—feng,CHEN Hui-jun,LI Qing—wen 铜坯锭的水平连续铸造技术在铜加工行业中已广泛 造腔和进料腔的铜液液位同时升高,反之亦然。液面的 使用,主要用来生产大长度规格的板坯和管坯。水平连 位置由浮子显示,浮子杆上的触头分别设有三个位置行 铸中熔铸系统的电炉配置目前普遍采用有心感应熔铜一保 程开关,分别为液位上限、下限、超限,都具有开关量 温炉组。保温炉结构形式及功能配置对提高铸坯质量和 输出。当液面正常波动时会触及到液位上限或下限,有 成品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大直径铜管管坯 (直 开关量电信号输出,通过PLC形成上下限位式控制,来 径100 mm)的水平连铸,根据铸造工艺要求,保温炉 控制进入压力腔的气体压力值。让铜液液面在上下限之 铜水液面的上下波动范围为给定液面的4-50 mm,因此在 间波动。随着加压腔气体压力的上升,进料腔和铸造腔 保温炉的设计中增加了控制铸造腔液面的气压控制系统, 的铜液液面会同时上升,故障时若铜液液面超限,触动 达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本系统主要利用数字减压阀来 超限行程开关,系统将自动关闭,改手动操作。 控制气控调压阀,进而控制铜液液面的位置。 l 保温炉炉膛结构 保温炉炉膛由三腔组成,图1是保温炉炉膛结构图, 分别是进料腔、加压腔、铸造腔。进料腔接受来自熔炼炉 的铜水,此腔上方为流槽,与流槽之间简单密封,连续通 入惰性气体形成微正压,防止铜水的氧化。铸造腔侧壁下 方开有出液孔,用来安装石墨结晶器,此腔不密封,铜水 上面覆盖石墨鳞片以防铜水氧化。在进料腔与铸造腔之间 为加压腔,加压腔为密封结构。对此腔通入压力可控的 惰性气体,并改变气体压力的大小以使铸造腔形成相对 稳定的铜液液面,以达到铜管坯要求的铸造条件。其工 作原理为,在正常工作时,加压腔气体压力增大会使铸 图1保温炉炉膛结构图 茜 茜 茜 葛 荟 葛 荔 备 务 各 备 专 苗s 邑巷 在把皮带上料机作为备用的基础上,于加料平台上 减少了红矾的转运损失; 方安装一台电葫芦上料系统,用叉车把装满红矾的料斗 (2)在熔炼过程中,调节重油燃烧火焰状态的操作 转运至上料处,通过电葫芦提升至平台,并通过行走轨 简单、易行; 道,将红矾运至相应的加料处,从而完成加料过程,电 (3)重油的单位消耗降低,在重油牌号相同、红矾 葫芦工程起吊能力为2.0 t。 失重率接近的条件下,生产每吨五氧化二钒片的重油消 用电葫芦上料与皮带上料相比,上料环节明显减少, 耗由1.39 t降低到1.29 t。 这不仅使生产安排合理,定员减少,而且还可以减少红 矾的周转运输损失,降低五氧化二钒片的成本。 参考文献: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