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气质”报告文学家――徐迟.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人气质”报告文学家――徐迟

“诗人气质”报告文学家――徐迟徐迟,诗人,作家,报告文学家。浙江湖州人。1933年开始文学生涯,在《现代》《新诗》等刊物上发表诗作和译文。1934年肄业于东吴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桂林、重庆等地从事文学活动,曾参加“街头诗运动”,宣告与现代派告别,著有诗集《最强音》等。20世纪70年代末接连发表小说、诗歌和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主要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反映自然科学领域知识分子的生活,文笔富有诗情理趣,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复兴和发展,曾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徐迟的作品不但有诗的语言和节奏,还有诗的想象和意境,文字生动优美,感情奔放;既富于哲理思考,又充满浓郁诗情,在报告文学领域独树一帜。发表于1978年的《哥德巴赫猜想》,被誉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繁荣的报春花。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不落窠臼,超凡而不脱俗,按自己的创作个性,在刻画主人公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的同时,还写出了人物的善良、坚忍、孤僻、内向的性格特征,作者这种不把作品写成先进事迹介绍,而突出人物鲜明个性的写法,在当时颇为“离经叛道”。其作品特色主要表现如下。 一、题材领域的科技化 其报告文学中的人物,如陈景润、李四光、蔡希陶、周培源等,都是在各自专业中卓有建树的科学家。徐迟倾心于科技题材,为科技人员立传塑像,颂扬科学精神,这在题材拓展与主题开掘上具有文学史意义。《哥德巴赫猜想》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拨乱反正,第一次对一个有争议的科学工作者作了深情的讴歌,陈景润也成为新时期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重要的典型人物。 二、人物表现的个性化 题材虽为“一律化”,但他对人物的表现注意求异,注重表现人物的个性品格,并设计与其特异相谐的表现形式。写陈景润,从外在的怪异中,发现人物对于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写李四光,并没有对人物作全程式的铺写,而是精心截取人物历程中典型断面,挖掘人物最为闪光的美质。 三、艺术构思的独特化 他善于调动诸多的生活材料进行有机的组合,从而更丰满、更形象地表现人物。《在湍流的涡漩中》叙写科学家周培源的业绩与品格,作品的标题就显示了作者构思的匠心独运。它既巧妙地契合了湍流理论家周培源的学术贡献,同时又暗示了作品叙写的1976年10月的政治背景。《生命之树常绿》写植物学家蔡希陶,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增强了作品的诗美哲理。 四、语言表达的激情化 徐迟是一位诗人型的报告文学作家,他的作品中有诗人式的激情,有诗语式的清新、凝练和文采。他善于将枯燥变为生动,将抽象化成具体,将专业演绎为通俗,增强科技题材作品的可读性。 有诗集《最强音》《诗歌朗诵手册》《战争,和平,进步》《共和国的歌》等,报告文学集《歌德巴赫猜想》《结晶》等,散文《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及《徐迟散文选集》等,翻译作品有《托尔斯泰传》《巴黎的陷落》《瓦尔登湖》等。 枯叶蝴蝶 徐 迟 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还要美丽些,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 当它阖起两张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张干枯了的树叶。谁也不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 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它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它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蔽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它以为它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一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 人把它捕捉,将它制成标本,作为一种商品去出售,价钱越来越高。最后几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没有了。这一生物品种快要绝种了。 到这时候,国家才下令禁止捕捉枯叶蝶。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的绝灭了。 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和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做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蝶,最后也还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选自《徐迟散文选集》) 《枯叶蝴蝶》是当代作家徐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美丽而善于隐蔽的枯叶蝶由于人类的滥捕而濒临灭绝,对于这一小生灵的命运,人们可以引发诸多话题。当代著名作家徐迟另辟蹊径,表现出独到的感悟。 本文作者匠心独运,没有落入因枯叶蝶濒于绝种深沉忧虑,提醒人们抢救自然资源的窠臼,而是由伪装作假更导致绝灭这一角度,论及“美,更要真”的重要。文章托物言志:通过对枯叶蝴蝶的描述,揭示了愿“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的殷切希望。文章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