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背背”教学策略漫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读背背”教学策略漫谈

“读读背背”教学策略漫谈摘 要:读读背背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练习中的一项固定内容,每一次练习中都安排了4到8个成语的读背训练,有的还有名人名言、歇后语、对联等。为了避免读读背背教学的枯燥乏味,本文在读读背背教学中运用:联系课文教学、创设语境学习、联系生活促背、挖掘内部联系齐背、借助故事内容记忆、丰富形式增加趣味、身临其境有感而背等方法,力求帮助孩子高效进行读读背背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读读背背;语文教学;规律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126-01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在每一次练习中都匠心独运地安排了“读读背背”,意在丰富学生的积累,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每次练习中的“读读背背”既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继承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又为我们引导学生积累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途径。在教学中,除了遵循苏教版教材提倡的“先吞噬,后反刍”的六字方针,还应该顺应儿童的思维特点,遵循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引导儿童从整体上去把握读读背背的大致意思,实现活学乐背。 一、联系课文教学 细细钻研,我们会发现很多读读背背中的成语串都与本单元或本册的课文有内在联系。如一年级下册第8单元的《司马光》一课与该单元练习的成语歌“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相关联。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的主旨即是该单元练习的成语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一往无前”。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卧薪尝胆》,赞扬了勾践虽然战败,但能忍辱负重,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最后取得了真正的胜利。练习4中的“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发愤图强、救亡图存、卧薪尝胆、催人奋进、羽翼丰满、报仇雪恨”就与越王勾践的经历与精神息息相关。在教学这些成语时,我们要发挥教材的优势,联系课文内容的有关情节,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的大体意思。这样,孩子们不仅能熟记成语,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二、创设语境学习 在读读背背中,许多的成语词串意思连贯,琅琅上口,它们共同表现了一个主题,似一首四言小诗,又如一篇简短的散文。在教学中连词成串,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语言环境,也会使学生体味到学成语的另一番乐趣。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练习五的成语串时,我给学生们提供了香港夜景图,并将成语连成一篇短文:“今天,我来到了美丽的香港,只见这里大街小巷,到处人头攒动,可真热闹啊!我站在高高的立交桥上,只见马路上的车风驰电掣,街道两侧更是车水马龙。傍晚,华灯初上,整个城市流光溢彩,各种建筑物在华灯的映照下更加美轮美奂,看着这些迷人的绚丽的城市建筑,我不禁惊叹,真是巧夺天工,太美了!”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欣赏美景,阅读短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既理解了成语,并借助对香港的印象很快就熟读成诵,形成了有效积累。 三、联系生活促背 在读读背背教学中,有一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启发学生回忆、想象相关的生活场景,在大脑里“过电影”,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成语串“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时,引导学生回忆过年时的热闹场景:家家户户挂起灯笼,悬起了彩带;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全国上下包括海外的华侨们都在欢度春节,互相拜年;大家个个都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孩子们一边回忆,一边学成语,不仅学得快、记得牢,还会自觉加以运用。这样的教学孩子既学得轻松快乐,又能学以致用,真是一举多得。 四、挖掘内部联系齐背 苏教版教材的每一组成语间都有自身的联系,都从整体上暗含一个更高一级的概念。学习这些语串的同时,也就经历了一个形成更大概念的认知过程,掌握了这些成语串的同时,也就拥有了运用这些大概念进行表达与交流的势能。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寻找词串间的联系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成语串。如二年级上册练习2中的成语串“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寒来暑往/星移物换”前两个成语对客观现象的观察和后两个成语的主观心理的感觉整合成了“时间”这个大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每个成语与“时间”挂钩,从不同方面领悟到时间的可贵,产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又如三年级上册分别有三个练习中都出现了关于学习的背诵内容,练习4中出现了《古今贤文―劝学篇(上)》,练习7出现了《古今贤文―劝学篇(下)》,练习8中又一次出现了与学习有关的八个成语。在教学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把它们进行一定的组合,使学生系统地进行背诵,目地指向明确,学生随着这一系列的背诵对学习的认识也得到了提高。 五、丰富形式增加趣味 在读读背背的内容中,还有很多如“对对子”“对联”“古格言”“俗语”等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格式工整,字字相对,或有两部分组成,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