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言表达语病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生语言表达语病探究

中学生语言表达语病探究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流畅的语言无疑是好作文表现之一。然而,在中学生作文中却存在着许多语病,例如语句不通顺,有大量的错别字,词语搭配不当,夹带方言等。这些语病严重影响到中学生作文的质量。基于此,文章拟对对这些语病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语病原因;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在高考的比重逐年加大,除了传统的作文,还有第六大题的语言运用,乃至阅读中的主观题,都属于这一范围,赋分远远超过60分。但中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却常常出现一些很低级的错误,让人啼笑皆非。因此,如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为什么他们的语言表达中会产生这些语病?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常常思索这一问题。我国语文教育大家于漪曾在《今天怎样教作文》中指出中学生作文的现状:“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几乎不见了;叙事流畅,娓娓道来,差不多久违了;议论风生,言近意远,难得一见了;真情可掬,感人肺腑,更是稀罕又稀罕了……”[1] 那么,中学生语言表达不当的原因是什么呢? 中学生表达中存在众多的语病,笔者认为以下这几种原因是时下中学生最常见的,例如语法概念模糊不清、地方方言的影响、网络语言的影响、口语化的影响、写作态度影响等。 一、语法概念模糊不清 笔者在实习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刚经过中考洗礼的高中生,竟然不知道什么是定语,什么是补语,什么是状语。也不懂古文中常见的语法“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这些语法点在初中就已经接触过,例如初中课文《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这是一个典型的宾语前置句的句式。如果语法成分都搞不清楚,那么还谈得上句子通不通顺,文章优不优美吗?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石。句子不通顺,文章读起来又怎么会流畅? 二、地方方言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有五十六种语言。方言是每个人首先接触到的语言,它带有地方色彩,是文化遗产,是受保护的对象。然而,地方方言对中学生作文中的语言产生很大的影响。即学生在写作文时把方言直译为普通话来写。但是,方言不等同于普通话。例如,“下雨”是普通话的说法,“落雨”是方言白话的说法。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是学生作文《细微的关怀》中的一个段落: “夜很静,外面落着雨。我的心在思考着与父亲的关系。爸爸对我的学习与生活都很没有空,甚至是不够了如指掌的那种,即冷漠得体。而我们就像是一个屋子里住两家人,他再也不会是那种敬业的父亲,对儿子的不敬业。所以,我们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种父子关系,有着深厚的感情。彼此之间存在着生疏和不愉快……” 这是学生把方言直译成普通话来写作文的例子。这样的一段文字让人读起来有些困惑,这就是方言对作文语言造成的影响。 三、网络语言的影响 什么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简单地说,就是存在于网络文学中的一些变异的简语。据统计,目前我国上网的用户达5910万人,在网民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学生。张连法先生曾经对61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小学生205名,中学生407名)。调查显示,上网年龄在12岁以下的占17%,12岁以上的占83%。这说明年龄较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上网能力。在问及是否喜欢网络文学时,小学生占22.8%,初中生占38.5%,高中生占38.7%。[5]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学及其语言对高中生来说影响很大。 四、写作态度的影响 有不少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打马虎眼。写作文从来不打草稿,总是想一气呵成。写完了就完了,从来不会再看第二遍,乃至第三第四遍。这样做的结果是出现错字连篇,句子不通顺等问题。例如下面这样一个例子: “可是,那耳朵又会是常常响起:儿子!晚上要记得盖被子!吃饭后记得刷牙……这种生硬重复的哆嗦。烟贩,暴躁袭人而来,让人无法再能接纳。过了十五个春秋的人还不算是完全的人?在他们眼中。所以更不为一个大写的人,还需要加强,加强一切。家里的总是忙的不开交的,甚至连吃饭都赶不上的,那个,便是我的一家之主――我的父亲。” ――选自高一学生作文 有部分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整篇文章写完后,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中心,没有主题。出现这样的情况,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正式写作文之前,没有打草稿,拟提纲,文章没有整体的框架。写完作文之后,也没有检查的习惯。所以导致文章病句多,错字多,思路混乱的现象。 另一种情况是,一说到写作文,很多学生的反应就是感到头痛,觉得手里的笔有千斤重,顿时词语匮乏,脑袋空白,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问学生为什么害怕写作文?他们的解释是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写到一半就没话说了,写不出来了。还有的学生写议论文,论点很好,但是缺少充足的论据,例子不充分,难以让人信服。究其原因就是平时不注意收集素材。没有素材,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