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与课堂练习题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宏观经济学
教学大纲与课堂练习
本资料源自公开出版物或相关院校内部
由复清发展金融考研咨询社编辑整理
268.004.1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学分数 3 周学时 3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经济类(包括经济、金融、财政、管理及其相关财经类)专业必
修课,针对已具备高等数学和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本科生开设。
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以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
学。作为经济类专业2年级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它包括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深
入和扩展、前沿课题讨论三大部分,旨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知识奠定扎实
基础。
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应把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
还应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经
济问题。
教学方式:
理论讲述与课堂讨论。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练习。学期末采
用标准化闭卷考试。
参考教材:
1、袁志刚:《宏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2、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3、布莱恩.斯诺登等:《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较研究引论》,
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第1版。
4、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8月第1版。
5、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
社,1999年10月第3版。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学基础
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轮 (2学时)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长期经济增长
(2)经济周期
(3)失业
(4)通货膨胀
(5)国际经济
(6)宏观经济政策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1)45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波动
(2)中国的失业和通货膨胀
(3)中国的金融改革
(4)中国的对外开放
1.3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意义
(1)宏观经济预测
(2)宏观经济分析
(3)宏观经济研究
1.4 历史发展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1)早期宏观经济思想
(2)古典方法
(3)凯恩斯方法
(4)货币主义
(5)新古典主义
1.5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以宏观经济运行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揭示宏观经济在短
期内为什么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在长期是什么力量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学
科。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还要学会
从两大流派(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来看待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同时对中国
宏观经济运行有个概括性的了解。
第2章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Ⅰ):产出与收入 (3学时)
2.1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
(1)生产法测算GDP
(2)支出法计算GDP
(3)收入法计算GDP。
2.3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可支配收入
2.4 GNP与正确反映国民福利水平的指标
2.5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1)社会总产值
(2)国民收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