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文学名著考查走向深层思索.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高考文学名著考查走向深层思索

对高考文学名著考查走向深层思索2010年高考对名著的阅读考查虽然不是很多,但考查的题型非常新颖,特色显著。具体说来,就是对名著阅读的考查走向微观精细化。渗透着明显的新课程标准精神。 一、审视原题 文学名著阅读(福建卷) 7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樊城被曹操包围,诸葛亮劝刘备到襄阳躲避。刘备不忍心丢下百姓,派人告诉他们,愿意跟随的就派船接到对岸。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断。刘备伤心至极,想投江自杀,被人阻止了。(《三国演义》) B 宝玉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晴雯说这与黛玉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红楼梦》) C 就在吴荪甫等待眼前公债市场的斗争能传来一个好消息时,他从王和甫的电话中得知,杜竹斋已将资金投向赵伯韬,背叛了自己。吴荪甫对着电话,大声地叫道:“我们大势已去了呀!”(《子夜》) D 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就是她多年前丢失的女儿,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官兵抓去,又无力挽救女儿。最后,她咬住刽子手的手,官兵把她使劲一推,她的头重重地摔在石板上,死了。(《巴黎圣母院》) E 欧也妮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部送给了查理,她的母亲发现这件事之后,就把她幽禁在房间里。欧也妮没有火取暖,只有面包和清水度日。查理给欧也妮做点好吃的,只能在夜里给她送去。(《欧也妮) 8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简述高老太爷逼觉民娶冯乐山侄女的相关情节。 (2)简述桑丘总督狼狈去官的过程。 这两道大题虽然考查形式不同,但考查内容大致相同。第7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选择题,涉及到古今中外5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难度较大;第8小题涉及到两部中外文学名著,都是新课标推荐要求高中学生在课外必读的书目。两题都是对文学名著具体细节内容的微观考查,涉及到人物活动的具体故事情节,是真正验证考生是否阅读过原著。考生若没有真正去阅读原著,只会大眼瞪小眼,产生“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很难做对。 参考答案及提示:7.B E(B项“黛玉”应为“宝钗”。“晴雯”应为“莺儿”。E项“母亲”应为“父亲”,“查理”应为“拿侬”。)8,(1)(写出“冯乐山要把侄女许配给觉民”、“老太爷答应婚事”、“觉民逃婚”、“老太爷大怒”、“老太爷让觉慧替婚”、“老太爷死前才同意取消婚事”这6个要点中的任意四点。)(2)(写出“叫桑丘去指挥打仗”、“种种狼狈相(用盾牌夹住身体、被人踩来踩去、晕过去等)”、“假总督身份暴露”、“医师让他走”这6个要点中的任意4点。) 此外,山东卷现代文阅读理解材料,是节选自老舍的著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第四章,限于篇幅,阅读材料从略,我们看考查的四个问题: 19 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20,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刚?请简要分析。 21,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2,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当然,山东卷对名著的考查,是把它当作现代文阅读材料,考生即使没有阅读原著,也能够依据给出的阅读材料,顺利地做出四个问题,其实质和考查其他的阅读材料是一样的,但也开了一个好头。而福建卷对名著阅读的考查,是检验考生是否真正阅读过原著,有着本质的不同。 解答提示:19 口语化、善用短句,对比。应举例分析。20 通过年龄、身体状况、相貌、个头,写刘四爷的虎相,照应上文对刘四爷性格为人_的描写,引山“虎妞”和祥子,为下文刘四爷对待祥子的态度作了铺垫和对比,为后来祥子做女婿作了铺垫。21,有追求,有理想;勤劳本分;保持本色,真诚自然;讲究干净;脾气好,受人言语。22,祥子。写刘四爷是为了引出祥子,侧面详写了祥子的性格。 二、审视后的思考 在中学生中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提倡对名著的精细化阅读,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理念。但如何付诸实践行动,达到了怎样的效果,一直是一大难题。更难以预料。这一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高考的指挥棒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阻碍了名著阅读的实施通道。一些人往往回避这个问题,把责任推卸给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学生过多的题海训练,影响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等。笔者认为,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避开高考指挥柞这一敏感的话题,来大谈特谈阅读名著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对学生灵魂的塑造,是非判断,成长的奠基作州,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等,都是徒劳的,没有一点实际意义。活生生的现实摆在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面前,高考是非义务教育,高中学生要想升人理想的大学,大多数学生只有通过高考这条道路米完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