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对教师专业发展启示.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吉林对教师专业发展启示

李吉林对教师专业发展启示[摘要]李吉林老师是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的语文教师,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成功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因此被誉为“从教师中走出的教育专家和儿童教育家”,更是“小学教师中走出的教育家”。教师研读李吉林老师专业发展的经历可以收获诸多有益启示:专业情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生活境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关键事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飞跃契机;实践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李吉林;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1)09-0068-03 李吉林老师是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的语文教师,因为情境教育的开创性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李吉林老师1956年中师毕业,坚守小学教育岗位50余年,这位“我的大学在小学”“小学成了我的大学”的小学教师,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长为“从教师中走出的教育专家和儿童教育家”,更是“小学教师中走出的教育家”。虽然李吉林老师的专业境界是许多教师难以到达的,但她的成功经历对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诸多的有益启示。 一、专业情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师的专业情怀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的总和,是教师出色完成职业使命所必需的情感、情趣、情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与动力。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专业情怀的核心。曾有记者请李吉林老师用一句话来概括几十年的教育生活感悟,答案是“教育需要激情和想象”。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育需要激情和想象”就是“教育需要情感和创新”,李吉林老师的教育生活就是用情感创新教育的历程。年轻时她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就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对未来的追求,好多次离开小学的机会,可以去从事对许多人来说更有诱惑力的工作,都没有能动摇她当好一名小学教师的决心。李吉林老师常把孩子比喻成小鸟,她说:“情境教育,就是给孩子添翼,用情感扇动想象的翅膀,让孩子的思维飞起来,让孩子的心儿飞起来,快乐地飞向美丽的、智慧的、无限光明的童话般的王国。这是我心中的小鸟之歌。”“多少次,多少回,小鸟之歌在我心中鸣响。歌声中,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智慧,儿童的情感,让我激动不已。此情此境,如诗如画,我仿佛也是诗人,饱含着深情,在儿童的心田里,写着明天的诗句。儿童,是我心灵的寄一切为了儿童,是我教育理念的核心。正是为了儿童,使我成为一个执著的探索者,不倦的学习者,多情的诗人。”李吉林老师50余年坚守在小学教育的岗位上,一直在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辛勤耕耘。她在20多年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选准了“情境”的课题,又用30多年的时间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有困难不放弃,有诱惑不动心,研究不断深入,成果不断丰富,终于攀登到了一个辉煌的高度。在李吉林老师成功的背后,我们感受到了别样的“情”和别样的“境”。这“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之情,对儿童和学生的挚爱之情;这“境”是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断进取、永攀高峰的精神境界。有了这样的“情”和这样的“境”,才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努力,也才有她“蓦然回首”一番灿烂光明的成功景象。 二、生活境遇: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李吉林老师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先后在《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和随笔,出版了《李吉林文集》(8卷本)等专著,曾荣获全国首届、第二屑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图书一等奖,最近又荣获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奖”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由于为基础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她曾荣获首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3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李吉林老师的成绩和荣誉是令人仰慕的,但这都是在她走过不平坦的生活道路之后取得的。李吉林老师出身贫寒,父亲早年病逝,母亲是一个没有工作的家庭妇女。1956年中师毕业时,国家正处于大发展的年代,同学们纷纷进入大学深造,成绩优异的李吉林老师也想去读大学,但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她开始了小学教师生涯,尽了一个女儿的职责(这虽有遗憾,但她从不懊悔)。由于没能去大学,她就把小学当“大学”,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认真地学习和工作,“做一个有尊严的小学教师”。几年后,一场浩劫开始了,李吉林老师一夜之间成了“修正主义黑苗子”。她不得不忍痛把备课笔记和公开课教案一把火点着,那些凝聚着多年心血,凝聚着一个小学教师对孩子、对小学语文教学真挚情感的文稿,在火光中变成灰色的蝴蝶,化成灰烬……不过,在这漫长的10年里,李吉林老师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警惕着女人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