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三十七)命题作文“微澜”导写.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训练(三十七)命题作文“微澜”导写

训练(三十七)命题作文“微澜”导写【文题】 微澜,春水吹皱,映照彩虹,奏响流水欢歌;微澜,尺水兴波,积蓄波折,酿成逆水坎坷。微澜,风行水上;微澜,荡漾心中…… 请以“微澜”为题写一篇文章。主题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文题的提示语层次清晰,富有诗意。提示语中的两个句子,第一句从正反两面立意,第二句重在启示、引导。“微澜,春水吹皱,映照彩虹,奏响流水欢歌”是说社会、人生和生活中的“微澜”具有美好特质,给人彩虹与欢歌般的美妙感觉,令人滋生出美好的联想;“微澜,尺水兴波,积蓄波折,酿成逆水坎坷”则从反面告诉我们,社会、人生和生活中的“波澜”具有悲的特质,小的“波澜”常常酝酿大的坎坷,但悲是可以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和情境下,这种“波澜”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第二句“风行水上”引发人想象“微澜”悄然兴起的缘由,让人产生更多比喻性的联想;“荡漾心中”是说对我们的心灵带有一种微妙的震动:一声鸟鸣,一片落叶,一段音乐,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一句悄悄话都可让人回味无穷。 总之,这是一个隐喻性的题目,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常常说“实题虚写”,面对这个题目,就要由具象的波澜联想到抽象意义上的“波澜”,生发到社会、人生、情感层面上构思成文。 例文:微澜 文/吴志明 喜爱那在初春展露笑颜的点点梅花。它不是蜂飞蝶舞百花争艳的荣耀,而是从寒梅的冰肌玉骨中贪睡而来,“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那细小的花朵,“故作小红桃杏色”,那一派矜持的天真,总能引起赏花人心中长久荡漾的微澜。疲惫的人需要的或许不是醉酒之中对牡丹华丽的惊叹,而是这种自然赋予的深藏在心底的微澜,来轻松抖去满身的倦怠,因为这种轻盈含蓄的美感,总教人流连忘返。 喜爱《诗经》里在那片湖光山色中辗转反侧的追求者。微霜中,蒹葭的晚香迷离了在水一方的伊人的容颜,那个隔着“道阻且长”的水路的窥探者,倘若直抒胸臆,大胆表白,或许可以给人以激情之感,却失去了那撩人心弦的微澜。“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个窥探者的辗转,内心的进退反侧,源源不断地触动着一个民族由古至今心底抹不去的微澜。文学的微澜,沁透着先民那份天真含蓄的民风,总叫人难以忘怀。 喜爱历史上的那次不朽的“蓦然回首”,在那条“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的通衢上,美女如云,乐声盈耳,吸引了无数富贵子弟的驻足叹赏。热火朝天的人群,个个喜形于色,心中波涛汹涌。然而,却有那个气质美如兰的奇女子,收起“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的热情和轻佻,在灯火阑珊处,浅笑无痕。或许是某种机缘的注定,这种冷玉式的美,激起了一个才华馥比仙的诗人心中的微澜,造就了那定格千古寻觅的蓦然回首。是人性的含蓄温婉之美,让人文的微澜摄人心魄,照人眉睫。 微澜之美,在于内敛,在于矜持。人生的轰轰烈烈或许让人沉迷和心醉,然而少了那份在微澜中咀嚼和思索的情感,少了那份含蓄天真的人性之美,少了那份精神诗意栖居的留白,又有谁人能妄自论断自己的无怨无悔,不枉此生? 总有一些唯美的场景、一些记忆中的人和事,能够激起心中长久而抹不平的微澜,令人回味无穷。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短短的话语,无须表白,无须多言,却让人沉静其中,久久不忘,冷吟不尽。 微澜之美,道是无情却有情;微澜之美,任是无情也动人。 评点 本文选用三首古诗词(分别是苏轼的《红梅》、《诗经引用中演绎对它们的独到感悟和理解,诗意地揭示了诗人、读者以至我们整个民族从古到今温婉含蓄、内敛矜持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心态。文章处处紧扣“微澜”,着重展示一个方面的隐喻意义,主题十分集中而鲜明。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