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改革浪潮中我所坚持“三不改”
语文教学改革浪潮中我所坚持“三不改”在众多基础教育学科中,我们的母语――语文教学是最好下口的一块大饼,谁都有能力来露两手。我想,这不仅仅是我的看法。看看热闹了一二十年的语文教学改革:从最初的语文教学大纲的多次修订,全国通用的语文教材也随之修改,到各地涌现出多种版本的语文实验教材;从最初教育家的新理论、教研组的新观点,到实践者的新教法。一种原本积极探讨的科研摸索为什么会变成如今怨声载道的光景?行内人、行外人,实践者、理论者,每个人都以一副专家口吻站在“受害者”或“革新者”的立场上对当前语文教学方法进行理直气壮、用词尖锐的口诛笔伐。为什么大家抨击得多,启迪得少?为什么提问题的多,说办法的少?
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家混淆了“理论”和“方法”的概念,陷入了寻找一条放诸四海皆准的“方法”的误区。语文教学方法不是数学课本里的几何定理,并不具有唯一性。我们的祖师爷孔子早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方法,随着教学对象的改变,教学环境的转移,教学文本的丰富,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变化。教学方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这就是“因人施教”。我认为任何教育理论、教育观点、教育方法,只要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做到了这个基本点,我们就没有理由对它指手划脚,轻言否定。我无法寻找到大家争论的唯一答案,也并不奢望能为无休止的抨击画上一个句号,只想作为一名有志于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年轻教师针对目前大部分初中生,尤其是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几点语文教学尝试。当然同样它也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尤其是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
一、不改工具性的核心地位――加强基础字词的听说读写能力
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不去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学生将来怎么去建设四个现代化呢?
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没有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将来怎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呢?
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要让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事物的发展与变化。认识事物的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不去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学生将来怎么能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呢?
还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怎么能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鼓舞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呢?
这些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改革语文教学所用到的“加法思维”。语文作为一门母语,也作为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不断给语文教学累加了许多新的负载,使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近几年“重视人文性”的呼声日益高涨,更使许多从事基础教育的年轻语文教师忽视了对其基本性质――工具性的重视。针对这一现象,张庆先生思之再三,提出了“减法思维”的概念。我认为这非常值得借鉴。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如果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识记、理解、运用都无法掌握,怎么去对文章进行诵读和揣摩?怎么去欣赏美、发现美?怎么去发散思维,陶冶情操?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师对学生最普遍的评价是:语文基础不好。什么是语文基础不好?翻开现在初中生的作文本,看看那些龙飞凤舞、蚂蚁乱爬的字迹,瞧瞧那些颠三倒四、让人瞠目结舌的错别字,读读那些令人啼笑皆非、摇掉脑袋的病句。看看这样一组数据:根据抽样调查,在初二年级语文成绩中等的学生考试试卷中,书写工整率仅达17%;在50篇作文中,仅病句就达257个,平均每人5.14个;2500个常用字的回生率高达32%。距要求相距甚远,实际上还是没有“过关”。语文课堂上,拿起书本,面对早已学过的字词,能够准确流利朗读课文的人不多,许多学生站起来结结巴巴,将课文读得支离破碎。面对老师的提问,不讲究对错,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心中意思的少,许多孩子站起来急得抓耳挠腮,或低头不语,憋得脸红。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听说读写四种语文基础能力早已经被众多名目新颖的教改潮流所淹没。毋庸讳言,目前这种境况的正是这些年来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工具性所导致的弊病。
面对教改潮流的风云变换,年轻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盲目跟风。语文教师的精力有限,当我们分散精力去兢兢业业地钻研每一个新概念、新精神之前,请先为我们的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的教学时间是常数,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进行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活动前,请先为我们的学生留下诵读思考的时间。头绪越杂,任务越重,语文的学习目标就越不明确,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基础教育时运用“减法思维”,使之头绪简化、目标集中,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放在核心地位,其余的各项功能都应该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及人文性及谐统一.doc
- 试论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开端.doc
- 试论中国式英语两大成因.doc
- 试论中学化学教学改革趋势.doc
- 试论中学化学教育中德育渗透.doc
- 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微格教学.doc
- 试论中学性教育资源整合及实践.doc
- 试论中学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融入.doc
-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doc
- 试论中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doc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