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模型建立与边界条件处理.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曲轴模型建立与边界条件处理

第三章 曲轴的模型建立与边界条件处理 3.1曲轴的工作条件和设计要求 曲轴是在不断周期变化的气体压力、往复和旋转运动质量的惯性力以及它们的力矩(扭矩和弯矩)共同作用下工作的,使曲轴既扭转又弯曲,产生疲劳应力状态。实践与理论表明,对于各种曲轴,弯曲载荷具有决定性意义,而扭转载荷仅占次要地位(不包括因扭转振动而产生的扭转疲劳破坏,由于目前多缸发动机曲轴普遍采用减振措施,这种情形很少发生)。发动机曲轴破坏的统计分析表明,除了多缸机(主要是六缸以上的多缸机,当曲轴刚度很差时,才有可能产生扭转疲劳破坏),几乎所有中小功率发动机曲轴破坏都是由弯曲疲劳产生的。因此,曲轴结构强度研究的重点是弯曲疲劳强度。 曲轴形状复杂、应力集中现象相当严重,特别在曲柄至轴颈的圆角过渡区,润滑油孔附近以及加工粗糙的部位应力集中现象尤为突出。弯曲疲劳裂纹从轴颈 根部表面的圆角处发展到曲柄上,基本上成45°折断曲柄。所以在设计曲轴时 要使它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特别要注意强化应力集中部位,设法缓和应力集中 现象,也就是采用局部强化的方法来解决曲轴强度不足的矛盾。 曲轴各轴颈在很高的比压下,以很大的相对速度在轴承中发生滑动摩擦。这 些轴承在实际变工况运转条件下总能保证液体摩擦,尤其当润滑油不洁净时,轴 颈表面遭到强烈的磨料磨损,使得曲轴的实际使用寿命大大降低,所以,设计曲 轴时,要使其各摩擦表面耐磨,各轴颈应具有足够的承压面积同时给予尽可能好 的工作条件。 曲轴是曲柄连杆机构中心环节,其刚度亦很重要。如果曲轴弯曲刚度不足, 就会大大恶化活塞、连杆、轴承等重要零件的工作条件,影响它们的工作可靠性 和耐磨性。所以,设计曲轴时,应保证它有尽可能高的弯曲刚度。所有这些要求,在高速发动机的条件下,都应该在轻的结构重量下实现。同时,随着发动机的不断发展,各项指标的强化,曲轴的结构也应留有发展余地。 不难看出,上述强度、刚度、耐磨、轻巧的要求之间时存在矛盾的。例如, 为了提高曲轴的刚度而增大主轴颈和连杆轴径直径,对轴承工作而言,可以降低 轴承比压,但高转速下轴承圆周速度变大,从而引起磨擦功率损失增加,轴承温 度升高,降低了轴承工作的可靠性。此外,连杆轴径的增大,使得连杆大头以更 大的比例加大加重,轴承的离心负荷加大。这时,可能引起采用斜切口连杆的必 要,而这种连杆刚度较差,而且制造成本较高。正是这些内在的矛盾推动着曲轴 设计的发展,而在曲轴强度矛盾的总体中,应力集中处得最大应力与该力作用点 得材料抗力得矛盾是它的主要矛盾。影响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因素有:曲轴的结 构、材料和加工工艺等三方面,这三种因素各自有独立的作用,相互又有影响, 必须辨正地进行分析,在设计曲轴时,不应只注重结构尺寸的设计一个方面。 由于曲轴受力复杂,几何断面形状比较特殊,在设计曲轴时,至今还没有一 个能完全反映客观实际的理论公式可供通用。因此,以前曲轴的设计主要是依靠 经验设计,即利用许多现有的曲轴结构与尺寸的统计资料,借以初步确定曲轴的 基本尺寸,然后进行结构细节的设计、强度复核、曲轴样品试验,最后确定曲轴 的结构、尺寸与加工工艺等。 3.2曲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传统的曲轴应力计算,多采用单拐或是1/2曲拐模型,这种模型不能很好地确定两端面的边界条件,误差较大,也不能反应出曲轴内部的应力分布状态。把曲轴简化为连续梁模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反应出轴颈与曲臂之间过渡圆角处的受力情况。本章采用三维整体曲轴进行计算,以尽量真实地模拟曲轴的实际状态。 图3-1,第三缸发火时曲轴的受力图 曲轴的主要尺寸:主轴颈直径:17cm,连杆轴颈直径:14.4cm,曲柄厚度:7cm,曲柄半径:20cm,连杆长度:60cm,标定转速2000r/min柴油机共有6个缸,各缸相差120°,发火顺序:3-5-2-4-1-6。根据已给定的发动机参数及示功图,通过发动机动力学计算,可求得此时第三缸连杆轴颈载荷的最大值,及随后曲轴转过120°、240°、360°、480°、600°、720°时连杆轴颈载荷,同时把这些载荷按发火次序,依次分配到其余连杆轴颈。具体数值如表一所示。途中第三缸刚好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轴颈载荷和在竖直平面内,其余各力的方向按照连杆、曲柄的尺寸、P1和P4曲轴转角的位置算出。 表一 第三缸发火时曲轴连杆轴颈载荷 载荷代码 P1 P2 P3 P4 P5 P6 载荷(kg*cm/s2)5236300 1468800 1005600 1467500 4106300 气缸序号 3 5 2 4 1 6 3.1.1曲轴物理模型的建立 利用ANSYS的GUI操作: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对曲轴进行物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