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孩子“太听话” 后果很可怕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都要求孩子听话,在家要听爸妈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社会中要听长辈的话,很多家长也以自己的孩子听话为荣。“你家孩子真听话!”听到这样的赞扬,很多家长都会很自豪。然而,孩子听话真的就好吗?怎样才算是听话呢?请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一:刘冬(化名)的父母从小就对他要求非常严格,发现他不听话就会暴打他一顿。因此,从上学开始,刘冬就一直很乖,对父母的话从来不敢不听。可到了六年级,在马上就要小升初的关键时刻,刘冬却怎么也不听话了。他不愿意去上学,把自己锁在房间内,任父母怎么劝都不肯出来。一开始,父母称他生病了,跟老师请假,可几天下来,他还是不肯上学,父母急坏了,见打骂不起作用,只好跟老师说了实话。在老师的建议下,父母把刘冬带到了医院。心理医生跟他单独交流后才知道,这么多年来,刘冬一直活得很压抑,为了做父母的乖儿子而失去了自我。于是,与同学的争执成了一根导火索,他认为同学们都不喜欢他,都在背后说他的坏话,所以他不愿意去上学。医生诊断,刘冬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焦虑症状,必须住院治疗。
案例二:10岁的李芳(化名)是个乖巧听话的小学女生。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同学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制作一个带马达的电动小风车。回家后,李芳不敢和看报纸的爸爸说,也不敢和正在做饭的妈妈说。该睡觉了,她却一直不肯回自己的房间。“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爸爸训斥她。李芳哭了:“老师说,要你们帮我做电动小风车。”听了李芳的话,爸爸愣了一下,看看墙上的钟表,说:“现在到哪儿去买小马达?明天再说。”李芳想争辩一下,说邻居张爷爷家有,却没敢说。最后,妈妈答应第二天和她一起到学校向老师解释,她才安心地睡了。没想到,第二天妈妈单位临时安排她出差,她把李芳送到学校门口,就匆匆忙忙地走了。上午10点左右,妈妈在出差的车上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说李芳没到学校。妈妈忙给爸爸打电话。中午,焦急万分的妈妈终于接到爸爸的电话,说李芳找到了。原来,她怕老师批评她没完成作业,所以没敢进学校,就在不远处的一个街心花园里哭泣。妈妈这才长长地叹了口气:“孩子很乖、很听话,可就是太听话了……”
相信看了这两个案例之后,很多家长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因为我们平常在教育孩子时都一直要求孩子听话,从来没想到孩子太听话并不是好事。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实验:他对2~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跟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综合来看,“乖孩子”真正成为社会精英、业界尖子的不多,他们大多在一般劳动岗位上工作。我国很多儿童心理专家也指出,听话的孩子,大多缺乏创造性、冒险性和自我决断能力,而这些与生俱来的天性被家长抹杀后,一旦有一天他们面对困难时,就容易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或者胃痛、心动过速、头痛等身心疾病。
其实,孩子太听话,与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有密切关系。很多孩子在四五岁的时候,对很多事情抱有好奇心,也喜欢冒险,但每当他们淘气或和大人争辩时,遇到的不是妈妈骂,就是爸爸打。慢慢地,在家长的管束下,孩子变得越来越乖巧听话――这很简单,完全按大人的意志行事就行了。家长们看到孩子乖巧听话,觉得孩子让人省心,心里很是欢喜,往往会忽视孩子新添的毛病:胆小怕事,遇事没主见,独立性差。这样“听话”的孩子,常见的特点是有问题提不出来或不敢提出来,说东他往东,说西就向西,就算心里不满意,也会适应、服从别人的想法。特别是对长辈,无论是对还是错,都不敢与之辩论,因为,他们在心里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自己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其实,这样的孩子已经被家长教育出了一种“奴性”心理。
可是,让人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家长仍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教育给孩子造成的严重伤害,一些家长还是把培养乖孩子的方法称之为成功的教子方案,争相效仿。几乎没有人认为,这样的孩子是有问题的,他们的心理,正被家长一厢情愿的教育所损伤。
那么,在日常家教中应如何避免孩子“太听话”的情况呢?我们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家长要正确认识“听话”的内涵。儿童教育专家认为,从儿童心理学来讲,孩子太听话或者太叛逆,都是不正常的。实际上,培养听话的孩子,并不是什么都听父母的,而是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
家长要培养孩子与自己的合作关系,以下方式可以灵活运用。第一,尊重孩子,把孩子看作独特的个体,不要把孩子看作控制的对象,允许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犯错,帮助孩子矫正错误,这样孩子自然就会与家长合作。第二,情感和行为的独立是孩子长大、成熟的标志,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不意味着就是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反思性教学模式与对策探析.doc
- 高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doc
- 高中英语复习课中模块化教学的创新研究.doc
-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与对策.doc
- 高中英语教学的国学传承.doc
- 高中英语教学法初探.doc
- 高中英语教学方案设计.doc
-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探微.doc
- 高中英语教学优化措施解析.doc
- 高中英语课堂多元化资源应用探究.doc
- 2026年度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校园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江苏扬州市邗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安庆市大观区城市管理局公开招聘协管员8名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广东南粤银行中山分行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产科护士助产术操作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政策规划研究室招聘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6中国移动四川分公司校园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儿童医学研究所招聘科研助理人员6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四川省第一退役 军人医院)招聘编外高层次人才6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6年度中国农业银行校园招聘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物业市场拓展工作计划方案.docx VIP
- 贝壳加盟合同协议.docx VIP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发治第1、2次集体备课.pdf VIP
- 202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废催化剂综合利用环评报告.docx VIP
- 新解读《渠道防渗衬砌工程技术标准 GB_T 50600-2020》最新解读.docx VIP
- 聚醚改性的聚异氰酸酯组合物.pdf VIP
- 工程项目驻场运维方案(3篇).docx VIP
- 2022年“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docx VIP
- 食品生产许可培训课件.ppt
- 2025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党课传承抗战精神开创美好未来.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