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弱势群体资本性资源缺乏与耗散结构贫困循环.PDFVIP

试论弱势群体资本性资源缺乏与耗散结构贫困循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弱势群体资本性资源缺乏与耗散结构贫困循环

试论弱势群体资本性资源缺乏与耗散结构贫困循环 An Elementary Analysis of Lack of Capital Resources of the Vulnerable Groups and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Poverty Cycle 1 2 杨礼琼 副教授 胡宏伟 博士 Yang Li-qiong, Hu Hong-wei (1、广东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 510320 2、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武汉 430072) [摘要]社会转型与分化加剧是我国弱势群体出现的根本原因。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经 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本文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系 统动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资源缺乏——耗散结构贫困循环”理论,并阐明了理论的 假设及主要观点。最后,本文提出了该理论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前瞻。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reason of the existing vulnerable groups is society transform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China. Vulnerable groups has become a main obstacle that impact economic and social harmony. Base on circular cumulative causation theory,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and systems theory, this paper point the lack of capital resources - dissipative structure poverty cycle theory, and clarify th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nd main points. Finall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heory and research forward. [关键词]弱势群体;资本性资源;耗散结构;贫困循环 Key words : vulnerable groups; capital resources;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 cycle of poverty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的支持 本文分析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对贫困群体产生机理提出“资本资源缺乏——耗散结 构贫困循环”观点,即“群体弱势地位→初始资本性资源占有缺乏→其他方面资本性资源获 取率低→资本性资源总体缺乏→群体弱势地位巩固→初始资本性资源占有缺乏⋯ ⋯ ”,并通过 对典型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证明其相对弱势地位根源于其资本性资源缺 乏,是贫困代际传递的结果,贫困进一步制约其他方面资源获取,最终导致资本资源占有总 体缺乏,而资本性资源缺乏会进一步减少系统内部熵值,因获取低于耗费,并最终陷于新一 轮贫困陷阱,形成非理想的“均衡状态”。 理论准备与理论提出 (一)理论基础与准备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谬尔达尔(Myradal)于 1957 年提出了循 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他认为,社会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各种经济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一个因素变化可以引起另一个因素的变化,而第二级的变化反过来推 动初始的那个变化。他指出,如过低收入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而低收入的原因来自社 会、经济、制度等多方面,其中资本匮乏和分配不平等发挥着重大影响。他认为,增加穷人 的收入,就会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营养状况改善,可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又反过来增加他们的收入,这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反之,将是一个循环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