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泾干中学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泾干中学:杨普
[备考领航]
“扩展语句”是近几年高考新增加的一个考点,该考点设题一般位于第五大题中,采用主观题型。压缩语段属考查学生筛选和表述信息能力的试题,但以前的试题或要求概括标题,或要求概括要点,字数限制严格;近年来压缩语段则要求信息要点相对全面,字数放得较宽。
[魔法知能解读]
(一)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就是根据题目提供的情景,按照题目的要求,扩写成一段话。它既可以考查把握理解现有语句的能力,也可以考查运用语言的能力;既要求考生能够从原有的语句中悟出所暗示的范畴和方法,又要求考生在原句(或段)所限制的范围内尽量地发挥。
扩展的类型主要有:
1、枝叶繁茂型。主要指在句子主干的基础上添加修饰、限制成分,使之枝叶繁茂起来,使之更具体、更准确、更生动。
2、补充完美型。主要指原句或原语段并不完整,需要对它进行补充。补充的语句要求既符合原句段的情境,又有灵活的发挥。
3、想象创造型。主要指原题只设定了一个比较笼统的情境,在这个设定的情境中可以任意地想象创造,进行扩展。
(二)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的解题方法
1、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明确其侧重点。记叙性材料(包括新闻)中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等是压缩时的重要信息点。议论性材料关键是要找到论点或中心句。说明性材料中,时间、对象、范围、特征是主体内容。
2、分析阅读材料结构,弄清其内在关系,从而把握材料的重点。一般材料,其内部层次大约分联合结构(包括并列、承接、递进、选择等关系)和偏正结构(包括转折、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两大类。对前者,概括时要兼顾并存的内容,采取“撮要式”,切忌偏废;对后者,则要以“正”为主,采取“取舍式”,切忌舍本逐末。新闻材料,往往前有导语,主体部分才交代详情,交代有关背景材料。因此根据新闻材料,要抓住“导语”不放。
3、文段中特殊句子要高度重视,如中心句、首尾句、过渡句、设问句,乃至一些标志词(如“首先”“其次”等)。
4、紧扣题目要求,选择最佳句式表达。(1)尽量选用主谓句式(尤其是主动句)表达。(2)尽可能地择用原材料中负载着主要信息的原词。(3)严格控制字数(包括标点在内),注意使用单音节词、简称、代词等。如概括出的句子超字数,说明其中肯定有某些内容还不够概括或内容上有根本错误。
5、最后来一个回头望,首先检查所概括的文字信息要点全不全(须知评分标准常常是按信息点给分的!);其次看是否符合重点或其他要求;再次看语句连贯不连贯,字数合不合乎要求,等等。
[典题探究]
[名题一] (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6分)
情景一: 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 歌声
情景二: 考试前 我 歌声
命题基点
本题考查的是扩写语句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提供的情景写一段话。
解析
高考“评分要求”如下:①符合规定的情景,体现两者的差别;②以歌声为重点。每段3分。符合①②两项要求,得2分;构思新颖或形象生动,再得1分。从“评分要求”看,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应该写得“准”,符合明示的要求(以歌声为重点;每段不少于30个字)和隐含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情景,写出两者的差别);其次应该写得“好”,构思新颖,形象生动。
[示例]
情景一(1)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唱起《我的未来不是梦》,歌声洪亮深沉,洋溢着拼搏奋斗的万丈豪情。
情景一(2)“让我们荡起双浆……”“送战友,踏征程……”,歌声从毕业典礼的会场上飞出,同学们的歌声有的低级,有的高亢,有的婉转。
情景二(1)考试前夕,一曲轻松活泼的民歌,犹如一股清泉,流淌进我干涸的心田。
情景二(2)考试前夕该放松一下了,我走在蜿蜒的山路上,哼起了信天游的小调:“我抬头,望晴空……”歌声似长了翅膀,飞向山洼,飘向山脊。
197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察队在位于河北北部、北京西面100多公里泥河湾盆地东部,发现了藏有丰富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小长梁遗址。80年代中后期,距离小长梁遗址不远的东谷坨遗址的石器年代被确认距今100万年。
90年代末以来,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古地磁专家在小长梁遗址采集了上千个泥土样品,通过对这些样品反复测定,终于确认了,136万年前河北北部就有能够制造石器的早期人类。
命题基点
本题考查的对新闻报道材料的内容压缩能力,属于对材料主要信息的提取和内容的概括。
解析
该题准确考查了区分主要信息与一般信息——梳理与组合主要信息——按规定形式表述的能力,扎扎实实地考查了以分析综合为核心的重要的实用语言能力。
解答此题,应先筛选出主要信息:“我国科学家”“对河北小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