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春秋教案 岳麓版必修3.docVIP

2017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春秋教案 岳麓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春秋教案 岳麓版必修3

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案 【课标要求】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重点难点】 重点:元杂剧、京剧的形成。 难点: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 【自主学习】 一,戏曲的起源 1、戏剧的源头—傩的产生最初与哪种因素有直接关系: A 政治因素 B 宗教巫术 C 经济因素 D 文化艺人的创作 2、原始时代的人们戴起凶恶面具,口中高呼“傩傩”,主要是为了: A、占卜凶吉 B、部落战争前先进行誓师 C、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 D、驱除寒冷,热身抗寒 3、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是 A.傩戏的形成 B.南戏的流行C.元杂剧的兴起 D.京剧的形成 4、关于元杂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钟表演形式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B、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C、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促成了元杂剧的昌盛 D、主要在北方地区兴起 5、宋朝南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 B、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 C、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的盛行 D、民间艺人的推动 二,国粹京剧 6、京剧的形成得益于四大徽班进京,这一京剧形成过程中的大事发生于 A.康熙年间 B.乾隆年间 C.道光年间 D. 同治年间 7、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它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 A.傩戏 B.元杂剧 C.京剧 D.粤剧 8、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戏剧发展的历程,其中包括我国戏剧发展的起源和成熟的标志,它们分别是 ①傩仪中使用的面具 ②元杂剧壁画 ③京剧《玉堂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9、京剧中行当分为四大类:生、旦、净、丑,角色归类的标准是 A.依据各剧种流传的习惯 B.依照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和性格 C.依据儒家传统道德的标准 D.依照剧情的要求不断变化 10、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C. 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11、京剧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 ?? ?A.汉? ?????????B.唐??????? C.宋 ??????????D.清 12、下列对京剧形成的背景理解不正确的是 A.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B.统治者的重视?C.徽调与昆曲的融合?D.民间艺人的努力 13、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3分)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知识结构简图】 【教材解析】(幻灯片) 1-5 BCCCA 6-12 BCABCDC 13,(1)娱乐演艺场所。(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一)、戏曲的起源: 1、背景: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 傩,其中便蕴含着戏曲的萌芽。 “傩”,见鬼惊词。(即见到鬼发出的惊呼声。 ——《说文解字》“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