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庭积极语言应用案例
〔关键词〕积极语言;家庭教育;教养方式
莉莉现在已经研究生毕业。她一直和妈妈关系很好,青春期?r也没表现得逆反,按中国家长的话就是“一直非常听妈妈的话”。妈妈让她做什么,她都会很努力、很认真。有人问莉莉原因是什么,莉莉轻松地说:“没什么原因,因为我让妈妈做的事她只要答应了,她每次都很认真、很细致地做,甚至比我让她做得还好。”莉莉讲了这样的故事:
我五岁那年的冬天,妈妈给我讲故事,故事中的小朋友在吹泡泡,我说我也想吹。妈妈说,天这么冷,做泡泡的叔叔阿姨们都没出来,等天暖和一些,五月份左右,妈妈给你买个泡泡吹。小孩子就那么一说,很多家长为了打发孩子也就那么一答,这事就过去了。可到了五月份,当我从幼儿园门口出来时,真的看见妈妈手里拿着吹泡泡的瓶子,正向我摆手。这件事虽小,但它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
我小学的时候上寄宿学校,当我想妈妈的时候,我就呼妈妈的BP机。“妈妈,下午6:30,你能否到学校大门口来,带一小盒冰激凌。”“妈妈,周五下午,你能否站在门口第一排的位置,让我一出学校楼就能看到你。”这样的事情,妈妈总是会做到。星期天下午返回学校时,我总是恋恋不舍,不想离开妈妈,妈妈总会和我商量:“你最喜欢吃完什么,然后去学校?”
“烤鸭。”
“好。”妈妈会带我吃一顿香美的烤鸭。
生活中我对妈妈的建议,她一般会采纳,而且也不会用我的建议与我谈条件,如:“好,我给你带冰激凌,你数学得考100分。”“我站第一排接你,你考试必须在班里前三名。”“吃烤鸭之前对我说:看你这周作业能不能全对,如果不能全对,就别想吃。”如果妈妈与我谈条件,那么,“下午6:30,看到妈妈拿着冰激凌”“周五下午妈妈在门口第一排接我”“和妈妈分开时一起吃烤鸭”就都不会让我那么有安全感,那么快乐,而会与“数学没考100分”“考试没进前三名”“作业没全对”这种恐惧的情绪相联系。久而久之,我就会反感妈妈总是把快乐的感觉与不相关的压力事件联系在一起,而变得不愿意和她说话。
住宿的孩子一周才回家一次,尤其是小学生,临走时大多会对家长说类似的话:“妈妈,星期五早点来接我,站在第一排,让我一出门就看见你好吧,再给我带盒冰激凌。”妈妈这时千万不要与孩子谈条件说:“要我早接你可以,你得把数学小测验考到100分。如果到不了,冰激凌就不给你买。”
结果,孩子周五下午眼睁睁盼着妈妈来接自己,但很可能由于没有考到100分而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心里盼着妈妈带冰激凌来,但想着妈妈可能会因为自己没考到100分而不高兴,可能还会批评自己,孩子的心里是没有安全感的。可以想象,家长周五接孩子时,答应早点接孩子并带盒冰激凌是让孩子多么快乐的事情,是多么温暖的时刻,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做到,但这个承诺由于家长让孩子考到100分而蒙上了阴影。孩子心里把“与妈妈周末相见”的快乐与“我没考到100分怎么办”这个痛苦的感受连接在一起,不免感到寒心。
一次,我举这个例子时,有个妈妈(是位教师)掉了眼泪,对我说:“听了您这个解释,我发现我就说过,真是伤了孩子的心。想想真不该,我的女儿才上小学三年级,就是住宿,想着她盼着我的眼睛,我觉得对不起可爱的女儿。送她时,我老说:要是怎么怎么样,我就最晚一个接你;要是考不好,我就留你一个人在学校。有时我接她时,她看到我都不敢往前跑,而是慢慢走过来,每次她一慢慢走过来,我就知道她一定有哪门课没考好。孩子心里本来就害怕、着急,可我还在严厉地斥责女儿,说她:‘怎么这么没用,老也学不好。’‘上课为什么不好好听?’结果,我和女儿回家的路上,经常是一声不吭,沉默不语,我生我的气,她委屈她的。甚至有一次,女儿大叫了一声:‘哪有那么多100分呀。除了分,你还知道什么!’我现在才知道,孩子心里是那么恐慌!她在学校待一个星期了,周末的时候,女儿多么渴望妈妈的温暖和爱,可我一点儿都不知道,是我让孩子与我团圆的快乐变成了害怕、痛苦和伤心。”
我对这位妈妈说:“没关系,现在明白还来得及,‘早点接孩子回家’这个承诺,如果你做起来不困难,就不要和孩子谈条件,而要尽力去做,以后孩子听到你希望她做什么时她才会快乐地去做。接孩子回家是一回事,学习或考试成绩是另一回事,不要混在一起说。”
还有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孩子对爸爸说:“爸爸,今天放学后你带我先去奶奶家玩一会儿吧。”爸爸回答:“想上奶奶家,就得好好学习。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不带你去奶奶家。”
去奶奶家是愉快的事,是培养亲情、爱心,使孩子尊敬长者的好机会,而上面这类话却与不相关的压力事件(好好学习)联系在了一起,会让孩子反感。孩子会说:“不让去就不去呗。”如果想答应孩子去奶奶家,最好的回答是:“好啊,去奶奶家,奶奶这些天正想你呢。你准备在奶奶家待多久?给奶奶带点什么东西?我们大概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