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末民初的书画发展看夏荆山居士的艺术史定位 - 夏荆山文化艺术 .pdf

由清末民初的书画发展看夏荆山居士的艺术史定位 - 夏荆山文化艺术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清末民初的书画发展看夏荆山居士的艺术史定位 - 夏荆山文化艺术

由清末民初的書畫發展看夏荊山居士的藝術史定位 王建宇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 摘要 藝術是人類活動的重要紀錄,在藝術史的研究中,時代風格和地域風格一直 是相當重要的研究重點,近年的藝術史研究更擴大至文化層面,探討在不同的文 化架構下對藝術家亦或藝術作品所產生的影響。 夏荊山先生出生於民國十六年的山東,師事諸名家而於書畫藝術有成,其 特別人生經歷曾經到過台灣、美國,今則回到中國,經歷各種不同的文化洗禮, 也吸收了各種不同文化養分。本文將從其書畫藝術的風格分析切入,並研究民初 中國、台灣、美國和今日中國,在不同時空下的書畫藝術發展狀況,以及各種文 化脈絡的特色。接著,梳理出夏居士的書畫藝術中的各種文化元素或風格,企圖 從新的角度去理解夏荊山先生的藝術,在多重文化脈絡交相影響下的各種不同風 貌,和其傳統與創新的理念,進而作為同樣受到多重文化影響的今日書畫藝術的 參考。 關鍵字:夏荊山、書畫藝術、文化脈絡、風格分析 壹、前言 藝術是人類活動的重要紀錄,在藝術史的研究中,時代風格和地域風格一直 是相當重要的研究重點,近年的藝術史研究更擴大至文化層面,探討在不同的文 化架構下對藝術家亦或藝術作品所產生的影響。 夏荊山先生出生於民國十六年的山東,師事諸名家而於書畫藝術有成,其特 別人生經歷曾經到過臺灣、美國,今則回到中國,經歷各種不同的文化洗禮,也 吸收了各種不同文化養分。本文將從其書畫藝術的風格分析切入,並概述清末民 初書畫藝術的發展。接著,將夏荊山先生的書畫藝術帶進此一脈絡,從藝術史的 角度去理解夏居士書畫的歷史定位。 貳、近代中國書畫藝術 清末民初的書畫藝術,大體可以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為主,這些地方的 藝術家,立基於傳統,加進了諸多個人創新元素,企圖創造出各具特色的個人風 格。 北京自元代以來即為首都,保有較多的傳統文化風俗,故此地的畫家多以正 統派自居,稱為京派,例如:金城(1878-1926)、蕭愻(1883-1944),他們強調 復古與傳統,但也有如齊白石( 1863-1957)、陳衡恪(1876-1923)勇於開創新風 格的畫家,而身為清朝皇室的溥儒( 1878-1926)則因為豐富的見識,他的畫風融 合傳統南北二宗呈現另一風貌。京派的的畫家對近代的書畫藝術影響深遠,為書 畫發展史上的一里程碑。 陳衡恪,又名師曾,號朽道人、槐堂,江西義寧人,陳衡恪出身書香世家, 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父親是名詩人陳三立。一九○二年赴日本留學,一九○ 九年回國後擔任江西教育司長。後受邀至通州師範學校任教,教授博物相關課程。 後來先後擔任長沙第一師範教師,北京編審員、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北京高等師 範學校、北京美術專門學校教授等職務。一九二三年,年僅四十七歲的陳衡恪病 逝於南京。陳衡恪善長詩文、書法、繪畫與篆刻,他的山水畫 【圖一】承襲明代 沈周與清代的石濤,並且注重以自然為師;他的寫意花鳥畫 【圖二】則學習明代 陳淳、徐渭和清代吳昌碩等,採用大寫意畫法,用筆雄深雅健,極富情趣。人物 畫喜以簡筆勾勒,後上淡彩,將人物的神韻淋漓盡致的呈現。 【圖一】民國陳衡恪細筆山水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圖二】民國陳衡恪花果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齊白石,原名齊純芝,渭清,祖父取號蘭亭,老師取名齊璜,號瀕生,別 號寄萍老人、白石山人,後常號「白石」。湖南湘潭人。十四歲開始做木匠,後 學習繪畫,拜蕭薌陔為師。二十五歲時起拜名家胡沁園、陳少蕃等為師。學習詩、 書、畫、篆刻。並開始以賣畫為生。他曾經這樣說過他的繪畫理念:「作畫妙在 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齊白石透過觀察,將自然景物的 姿態以自己特殊的筆墨描繪出來 【圖三】,除了自然景物,人物、山水、花鳥、 草蟲、蔬果、玩具都可入畫,這樣的取材和當時世界繪畫朝流的發展方向相符。 後在北京以賣畫刻印為生,並結識了陳衡恪,受陳衡恪影響,創造出自成一家的 畫畫風格,畫風轉趨大膽而對比明顯,頗有清新樸實之氣。之後更隨著陳衡恪的 腳步學習徐渭、石濤,並吸收吳昌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