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梦- 数码水墨画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raft text for exhibition. Last update by Nelson Chu, 2005/4/29 筆墨夢  數碼水墨畫展 引言 水墨畫源於古老的中國,至今己有上千年歷史。中國畫家「神重於形」之繪畫理念,很適宜以 毛筆醮墨於宣紙上表達。「筆墨意趣」乃成東方藝術的一大特色。 我們希望以科技發展水墨藝術。在過去五年,我們致力研究以電腦摸擬毛筆與水墨的物理性 能,並開發出一套嶄新的數碼水墨繪畫系統。畫家可手執筆型輸入裝置,以操控虛擬毛筆任意揮 洒,且可即時看到虛擬墨彩在流動、滲化。是次展覽展示了以此系統製作之畫作,以及我們的摸 擬技術。望各界人士不吝賜教! 繼承‧發展‧推廣 我們相信傳統筆墨有其可取之處,不應只因其舊便摒棄之。在承傳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求新發 展。近代水墨畫家積極尋求新手段,以豐富其繪畫詞彙及開拓新創作形式。手段取決於工具和材 料。在探索中,有人棄用筆以求新效果,噴、撒、蝕、拓、吹──想得到的著墨方式幾乎也都試 過。材料方面也有墨色催化劑、流淌劑等新產品面世,也有人從紙材處努力過。 電腦科技能否為水墨藝術發展另闢新途呢?我們的探索方向是先把一般可由毛筆與水墨在宣 紙上做到的效果,透過摸擬其物理在電腦上重現出來,然後再透過改變虛擬筆墨之物理來發展新 效果,以及突破真媒材在物理上之限制。 在發展藝術語言的同時,我們也希望可憑科技推廣水墨藝術。除了欣賞以外,直接參與創作是 推廣的重要一環。我們希望電腦之普及可使世人尤其年青一代,更容易對數碼水墨產生興趣及參 與創作。 虛擬毛筆 中國書畫著重線的表現,而富有彈性的毛筆則是繪出多變、富節奏感線條的重要工具。若要有 效摸擬毛筆剛柔並濟之特性,則必須考慮其物理。但如要把每一根毛也嚴謹地摸擬出來,其運算 量是大大超出現今家用電腦之負荷。所以,我們一方面要找出摸擬筆毛物理的最有效方法,另一 方面也要在仿真度與運算量之間求平衡。 我們用了物理學裡「最省能量」之原理來摸擬筆頭如何受力彎曲。如筆鋒要散開,我們把整個 筆頭摸擬成數束小毛束,每一小毛束則以遮罩之方法做出末端披散的效果。我們可隨意更改虛擬 毛筆之 大小、彈性、含水量、與紙張之磨擦力等,以求不同的線條。技術詳情可參考以下文章: Real-Time Painting with a Virtual Chinese Brush, 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vol. 24, no. 5, 2004. 虛擬墨彩 水墨在宣紙上滲化,能造出流動、擴散、渲染等效果。我們選擇以流體力學裡的晶格波茲曼 (lattice Boltzmann)方法來摸擬水墨在紙纖維中之流動。一般紋理如分流、墨漬邊緣不規則、羽 化等我們都可做到,且效果自然。我們也嘗試了加入一些現實難以做到的效果或操控,如用筆來 Page 1 of 3 Draft text for exhibition. Last update by Nelson Chu, 2005/4/29 推在紙纖維中的墨流,和把紙的某些位置變成會浸出水份來的。我們也可以隨意更改紙質來做出 不同的滲化效果。摸擬技術之詳情可參考以下文章:MoXi: Real-Time Ink Dispersion in Absorbent Paper, Proceedings of ACM SIGGRAPH 2005. 展望 電腦作為繪畫工具,其長處主要在於摸擬出來的媒材之可塑性,但因好的摸擬往往需要頗大的 運算量,以至目前製作大幅作品還比較困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適合的輸入裝置能否普及。 現在所展出之結果只是一個開始,我們相信前面有待開墾的土地還闊得很,而開墾的過程也充 滿挑戰,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我們希望是次展覽能引起各界人士之注意,並一同參與這方面 之發展。 New Brush and Ink: an Exhibition of Digital Ink Painting Introduction For over a thousand years, the Chinese have been painting with brushes and ink on paper.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values the use of rhythmic lines created by deft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