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三种前途.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三种前途

G D P 全球发展展望 GlobalDevelopment Perspective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国际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 Policy Brief No. 16.025 Oct。30, 2016 徐奇渊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三种前途1 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高热阶段,这是各方共识,并已经引发了新一轮的 政策调控。但是当下的市场狂热将以何种方式收场,各方则有不同的观点。 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我们一般用房价-收入比来描述。基于当前房价-收 入比的高起点,我们可以隐隐地眺望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三种前途:良性的 泡沫、脆弱的泡沫、坚硬的泡沫。 良性的泡沫 并不是所有的泡沫都会崩盘。幸运的时候,我们也能看到泡沫被良性地 化解。1973年之前的十多年,由于适婚年龄人口持续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 石油危机的几度冲击,日本房地产泡沫也曾达到了局部高峰。而从事后来看, 这场泡沫还是得到了良性的化解。 在 1973 年高峰期,日本全国的名义房价是 1960 年的近 10 倍! 1973 年的房价-收入比,是 1960年的 1.5倍。1973年,日本全国的房价-收入比, 甚至比日本 1990年的峰值还要高出 17%! 但是从 1974 年开始,日本房地产价格的泡沫,就像变魔术一样被化解 了。从 1973 年开始到 1978 年。日本名义房价仍然上升了23%,但是房价- 收入比却下降了33%。或者说,名义房价仍有上升,但是相对于收入而言, 1 本文已发表在 《人民币交易与研究》微信公众号 房价在这 5年当中下跌了33%——房价涨幅相对稳定,同期居民收入则大幅 上升,房地产价格泡沫得以成功化解。 日本政府做了什么?为了应对通胀,日本的货币政策开始收紧货币,贴 现率从 1972年 6 月的4.25%一路提升至 1973年 12 月的9%,信贷规模相应 下降。其次,整顿土地市场乱象,对法人机构短期拥有的土地转让、炒作征 收重税。再次,日本的人口结构一直到 1980 年代后期才进入人口老龄化阶 段,而在 1970 年代,日本仍然处于人口红利时期。最后,通过改善机会公 平、完善税收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调节贫富差距,这也在 相当大程度上改进了一般居民的收入境况,使房价-收入比趋向于改善。 以1970 年代的日本为基准,中国的房价泡沫要得到良性的化解,难度 更甚。其一,当前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高通胀,而是实体经济 的疲弱,甚至还有债务-通缩的风险。因此,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周期和治 理资产价格泡沫方面面临冲突。其二,日本政府治理私人土地市场交易乱象 的难度相对较低,而中国的土地政策则和地方政府的杠杆率、央地财政体系 等问题纠结在一起,调控难度更大。其三,目前中国已然进入人口老龄化阶 段,经济增长中枢显著下移。其四,减少贫富差距,促进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与供给匹配,这一点中国尚有较大政策空间。四点当中,前面三点对中国政 策而言都是难度更大。 脆弱的泡沫 房地产泡沫无力维持,出现崩盘。这是最为悲观 (但未必就是最坏)的 情况,也是目前各方最为担心的前景。房地产泡沫崩溃,不但将引发实体经 济的增长失速,还可能进一步引发资产价格的下跌、银行不良贷款率进一步 上升,甚至加剧资本外逃和汇率贬值压力。上世纪80年代末、90 年代初的 日本房地产泡沫崩溃,正是一例。 相信市场力量的人,往往更希望脆弱泡沫早日崩溃,因为他们对市场的 力量寄予厚望。一方面是各种价格重归合理,另一方面,市场将对资源重新 配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