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

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摘要:探讨了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通过清洁间隙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的多种方法,使膀胱功能更好的恢复和重建,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更好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隙导尿;管理方法。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障碍,包括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反射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相应的病理改变,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伤[1]。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困难,伤后功能障碍多,是残疾人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群体。目前,我国有脊髓损伤者120多万人,并以每年约1万人的速度递增。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医学难题,还没有最好的医疗方法,但是试验和实践表明,正确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重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好的回归社会。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后,引起膀胱储存和排空尿液的功能障碍[2]。 1.排尿的神经支配:大脑皮层、脑干、脊髓、外周神经。正常人一天排尿约4-8次。2.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2.1 中枢神经疾病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外伤等。2.2脊髓损伤外伤、脊髓肿瘤、多发性硬化、腰椎板切除术等。2.3骶髓损伤骶髓肿瘤、椎间盘突出、骨盆挤压伤等。2.4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艾滋病、带状疱疹、马尾神经损伤、自主神经病变、盆腔广泛性手术后、吉兰-巴雷综合征、生殖肛门区的严重疱疹、恶性贫血和神经梅毒等。2.5盆腔手术直肠癌、子宫癌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除等。3.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分类3.1根据临床表现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尿失禁、尿潴留、尿失禁和尿储留并存。3.2根据欧洲泌尿协会提供的Madersbacher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类⑴逼尿肌过度活跃伴括约肌过度活跃。⑵逼尿肌过度活跃伴括约肌活动不足。⑶逼尿肌活动不足伴括约肌过度活跃。⑷逼尿肌活动不足伴括约肌活动不足。4.评定4.1一般情况观察患者排尿障碍的特点,询问有无膀胱充盈感、排尿感等,了解饮水和排尿习惯;是否有外伤、手术、糖尿病、脊髓炎等病史或者用药史。4.2体格检查注意患者血压;腹部检查:注意腹肌张力、小腹有无包块、压痛、膀胱充盈状况;神经系统检查:如感觉、反射、肌力、肌张力等,其中会阴部的检查很重要,如球肛门反射检查及肛门指检,球肛门反射阳性,提示脊髓休克期已经结束,肛门指检可以判断脊髓损伤患者是完全性损伤或不完全性损伤。4.3实验室检查根据医嘱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细菌培养、细菌计数、药敏试验、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检查。4.4机械检查4.4.1尿流动力学检查:能了解逼尿肌、尿道内、外括约肌各自的功能状态及其在储尿、排尿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目前为止,尿流动力学检查是唯一能同时准确评价膀胱、尿道功能和形态的方法,并能提示下尿路状况对上尿路功能变化的潜在影响。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是神经源性膀胱分类的重要依据。4.4.2简易膀胱安全容量与压力测定方法⑴简易膀胱容量与压力测定方法可以评估患者的膀胱逼尿肌及括约肌功能。正常人的膀胱容量为300-500ml,膀胱充盈时内压力为10-15cmH2O,当膀胱内压力经常大于40cmH2O时,发生肾积水和输尿管反流的风险提高。膀胱内不超过安全压力时的最大容量被称为安全容量[3]。⑵具体测定方法如下:将测压管垂直固定于测压标尺旁,将测压标尺挂在输液架上→将500ml的生理盐水加温至35-37℃→插上输液管排气后并悬挂在输液架上→将三通管分别与输注生理盐水的输液管和测压管的下端相接→嘱患者排空膀胱,取仰卧位或坐位→插入无菌导尿管,排空膀胱内的尿液,记录导尿量(残余尿量)→固定导尿管→将导尿管的开口与三通管的另一端相连,确认各管道连接通畅→调节输液架使测压管的零点与患者的耻骨联合在同一水平上→打开输液调节器以20-30ml/min的速度向膀胱内灌入生理盐水→观察测压管中的水柱波动→记录容量改变对应的压力改变→当测压管中的水柱升至40cmH2O时或者尿道口有漏尿时→停止测定→撤除测定装置,引流排空膀胱,记录引流量(即膀胱安全容量)并进行分析。4.4.3测定残余尿量:排尿后膀胱内残留的尿液称为残余尿,正常女性残余尿不超过50ml,男性不超过20ml[4]。若残余尿大于100ml,需要采用导尿的方法辅助排出。测定残余尿量常用的方法有导管法和B超法。4.4.4影像学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患者有无肾脏和膀胱的损害。5.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方法5.1康复护理技术:清洁间隙导尿5.1.1定义清洁间隙导尿是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规律排空尿液的方法,可由病人及家属实施[5]。清洁的定义是所用的导尿物品清洁干净,会阴部及尿道口用清水清洁干净,无须消毒,插管前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净双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