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中的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中的美   【摘 要】中国古代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诗歌的美,优选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理解美、内化美、表现美、创造美,在诗歌的海洋中体会悠悠古诗情,受到美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放飞心灵,张扬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歌 音韵美 意境美 情感美 想象美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47-01   中国古诗歌以其凝练简洁的语言、真挚浓烈的情感、深邃悠远的意境、深厚的思想内涵,丰富新奇的想象,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历久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诗歌的美,优选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理解美、内化美、表现美、创造美,在诗歌的海洋中体会悠悠古诗情,受到美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放飞心灵,张扬个性,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诵诗――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无韵不为诗。古诗歌十分讲究平仄押韵,节奏匀称,旋律分明,极富音韵美,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回味无穷。在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悉心指导学生朗读吟诵,注意停顿、重音、节奏、语速、语气、语调等朗读技巧的把握,让学生读出情感,诗出韵味,诗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在诵诗中亲切地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体会蕴含在诗歌节奏和旋律中特有的诗情、诗意、诗韵和诗美。以《木兰诗》为例,笔者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解诗义、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播放了诗词朗读视频,让学生自主听读欣赏,划好朗读节奏,注意朗读事项,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如,开头两句读时语气要柔和,“何所思”“何所忆”要读出询问语气,“无”字应注意重读,“从此”稍作停顿,语音悠长一点。“赴”“度”“飞”等字读时语速稍快,语调昂扬;“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读时语气应欢快,语调稍微上扬,读出急切的情绪;读“木兰换红妆”时,语气应注意激动中带着几分娇羞,语速不宜过快,要缓慢下调,读出木兰恢复女儿身的害羞和渴望之情。   二、品诗――细心品味,把握诗歌的情感美   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品诗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走近作品,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情感入手,立足语言赏析,细心品味,咀嚼涵泳,反复揣摩,从而走近作品的情感世界,深入体会作品内在的思想情感,把握诗歌情感美。比如,教学杜甫《春望》一诗情感真挚浓烈,沉着蕴藉,深刻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在学生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破”“深”“溅”“惊”“抵”“搔”等重点词语,深入品味、反复推敲,从而体会诗歌中蕴藏的情感。“国破”与“城春”“山河在”与“草木深”的强烈对照,渲染出一种国之将亡的凄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感时”与“恨别”承上启下,触景生情,传达出诗人感时伤世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抵”字写出久盼信息音讯不至时的急切情绪,表达诗人强烈的思家之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一个“搔”字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推向了高潮,抒发了诗人内心愁苦的情感。   三、思诗――把握意象,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它寄寓着创作者真挚醇美的思想情感。意境是由寓意之象生发而成的艺术氛围,是创作者审美体验、主观情思和生活图景的有机融合。诗歌,意境优美,意象丰富,鉴赏诗歌,离不开对意象和意境的把握和领会。在古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而且更要引导学生捕捉意象,放飞思绪、深入思考、重点分析、用心领悟,从而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把握诗歌内在情感。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言简意丰,含蓄无限。诗人巧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十种意象,以“蒙太奇”的手法,生动地呈现出一幅意境苍凉凄苦、萧瑟冷清的深秋晚景图和悲绪四溢、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归图”,抒发了漂泊羁旅的游子内心彷徨无助、凄苦哀愁之情,同时也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四、延诗――鼓励创作,体会诗歌的想象美   诗歌美,常常还体现在诗歌的想象美中。诗歌创作,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歌的诗词含义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平时了解的相关资料,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诗歌进行再创造,可以是对诗人当时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及所处的自然环境等细节进行拓展扩充;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意,自由发挥,画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