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地域文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依托“云骨”这一独一无二的地域优势,开发以“仁让”为核心的德育课程,逐渐开辟一条探究地域文化的发展之路。一是文化溯源,通过挖掘地域特点,追寻校史文化,提炼“云骨精神”,汲取教育智慧;二是文化浸润,在吸收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重塑时代精神,践行“仁让”品性。三是文化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树立学校特色品牌。
[关键词]地域文化;德育工作;作用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3-0087-02
地域文化内涵丰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学校的内涵发展之路尽在文化育人。而地域文化在文化育人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极具特色、优越性和可持续性。
不断地向地域文化“问道”,给学校指明了一条不断前行的路。我校德育体系的建构就是在对地域文化不断溯源、继承和发展中形成的。
一、文化溯源:吸吮地域文化营养,汲取教育智慧
1.千秋文脉――提炼校史文化中的育人元素
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透视一所学校的窗口或名片。它是物态化的史料累积,更是人的活动与精神的凝结。一所学校如果注重校史研究,那么其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将发挥巨大的功能。
我校地处柯岩街道仁让堰,原名“仁让堰小学”,有着百年的建校历史,浓浓的地方文化资源孕育了柯岩悠久的历史文化。核心文化发源地仁让偃,原名“沉酿堰”,属鉴湖水系中的一座水利工程。据老一辈相传,这一段鉴湖的水质,最适宜于酿造绍兴老酒,当地百姓也以善于酿酒而名闻远近。附近一带的人们,都纷纷到这儿来学酿酒的本领。学成后,就载着这儿的鉴湖水去酿酒,形成了人们之间和谐相处、守望相助、谦让诚信的风气,沉酿堰由此而得名。后来,因为“沉酿堰”与“仁让堰”发音相同,也感叹于淳朴的民风就叫成了“仁让堰”。
追寻历史的脚步,“仁”在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是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对人友善、宽厚等等。“让”,即不争,谦虚地礼让或退让,是一种谦逊、豁达、高雅的表现。学校通过研究,将“仁让”凝结成“孝、助、信、礼、让、慧”六字。“仁让”的人文品质,需要我们继承与发扬。
学校的发展历史,是一笔财富。提炼校史文化中的育人元素,能找到一个很好的德育切口,使学校德育有创新、有特色。
2.千年擎天――提炼地域特色中的育人精髓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在德育工作中善于抓住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就能使育人文化独树一帜。
“云骨一柱青天擎。”“云骨”是巍然立于柯岩大地上的一柱擎天,是国家4A级风景区――柯岩风景区的重要标志。学校请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提炼“云骨精神”,发掘了“云骨”的文化内涵:巍巍云骨,容“志气、才气、骨气、秀气”于一身,明确了每个岩小学子努力的方向。
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我学校位于“云骨”之侧,得天独厚,学生每一年都会进入景区瞻仰这自然奇观。学校提炼“云骨”之育人精髓,将“四气”精神融入柯岩教育丛林,也成了顺其自然的事了。
3.千锤百炼――汇成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
德育校本课程如何编写?吸吮地域文化营养,汲取教育智慧,为校本课程开发指明了方向。德育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为目标,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悟,去建立自己的道德价值观。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开发的德育校本课程更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更能体现出学校德育工作的个性。我校研究地域文化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理清了方向。于是乎,校本课程雏形初现。全书分四大篇章:骨气篇,爱国爱家,体魄强健,刚正不阿;志气篇,志存高远,充满抱负;才气篇,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秀气篇,不骄不躁,灵动儒雅。
二、文化浸润:吸纳地域文化精髓,浸润学生心灵
1.校园文化浸润学生的“仁让”品性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学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同时,也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
所以,我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的创建,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云骨”四气精神“志气、才气、骨气、秀气”,铸就学校精神。学校的横联,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