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各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
地下室的界定:
半地下室:房间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
地下室防潮防水设计原则
1. 300-500mm,且基地范围内的土壤及回填土无形成上层滞水可能时,采用防潮做法;
2. 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标高且地面水可能下渗时,应采用防水做法。
防水等级 标准 一级 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二级 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三级 有少量渗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沙 四级 有渗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沙 防水混凝土设计要求:
180°;
2)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 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mm,在软弱土层中不小于150mm。
3)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4)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5)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施工缝construction joint
“缝”,它只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1)防水混凝土应当连续浇筑,少留施工缝。
2)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 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3)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列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施工缝防水的三种构造形式:
1
2)外贴止水带
3)中埋式止水带
卷材防水层甩槎、接槎构造 卷材接槎的搭接长度,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应为150mm100mm;
卷材防水层
品种名称 高聚物改性沥青类
防水卷材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合成高分子类
防水卷材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单层施工6-8mm
双层施工10-12mm
掺外加剂防水砂浆:厚度18-20mm 变形缝
1)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2)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30mm;
3)用于沉降的变形缝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
4)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宜少设,可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类别、地质情况采用后浇带、加强带等替代措施;
变形缝的几种复合防水构造形式: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
中埋式止水带与嵌缝材料复合
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
中埋式金属止水带
背衬材料:用于控制密封材料的嵌缝深度, 防止密封材料和接缝底部粘接而设置的可变形材料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多孔吸声材料
?吸声机理?吸声特点
中高频吸声系数大,低频段吸声系数小,增加材料厚度、背后空气深度,将增加对低频声的吸收多孔吸声材料基本类型
1
2)颗粒材料:陶土吸声砖
3)泡沫材料:泡沫铝吸声板
4)织物及毛毡类:阻燃毛毯
板共振吸声结构
?吸声机理:?吸声特点:
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其共振频率约为63300HZ,吸声系数约为0.2-0.5。为提高共振吸声频率附件的吸声系数,可在空腔内填充多孔性吸声材料。
常用墙身吸声量P31页的表格
质量定律:
当构件面密度越大,频率越高,隔声量就越大,构件单位面密度质量增加一倍,理论上隔声量可增加6dB浮筑楼板
在承重楼板与面层之间铺设一层弹性材料将面层与承重楼板隔离,即把面层浮筑于楼板上。浮筑楼板应注意:
1
2)不能超过垫层材料的允许荷载
3)构造上保证整个地面浮筑
严寒地区:必须充分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夏热冬冷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夏热冬暖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
寒冷地区: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
温和地区:部分地区应注意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
外墙外保温系统:由保温层、保护层和固定材料构成并适用于安装在外墙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总称。内保温墙体的类型
(1)抹保温砂浆
(2)粘贴型
(3)龙骨内填型
夹心保温墙体()
蒸汽渗透是指围护结构两侧存在水蒸气分压力差时,水蒸气分子从分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围护结构向分压力低的一侧渗透扩散的现象。蒸汽渗透量与围护结构的材料的透气能力及两侧蒸汽分压力差成正比,与结构的厚度成反比。
在高温侧设隔汽层:即在水蒸气渗入一侧设置一道隔气层,使水蒸气在抵达保温层之前,其水蒸气分压力已急剧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