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苏南义庄性质和族权关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清代苏南义庄性质和族权关系

论清代苏南义庄的性质与族权的关系 清代中期,在江苏布政司的苏州、松江和常州三府,义庄不断地出现,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赞扬。嘉道时期学者、常州江阴人李兆洛说设立义庄,厚待同祖的叔伯弟兄,使人人得尽自己的义务,真是“今俗之逾于古者也” 李兆洛:《养一斋文集》卷9《常熟庞氏宗祠记》。。比他稍晚的苏州吴县人冯桂芬说:“事有创自晚近,不必为三代之法而转足以维三代之法之穷者,士大夫家之建义庄是也” 冯桂芬:《显志堂稿》卷四4汪氏耕荫义庄记》。。然而义庄发展状况究竟如何,为什么这个时期它有较多的出现,它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反映了何种历史趋势,理清这一问题,对于了解清中叶的历史将是有作用的。 李兆洛:《养一斋文集》卷9《常熟庞氏宗祠记》。 冯桂芬:《显志堂稿》卷四4汪氏耕荫义庄记》。 一、义庄遍布苏、松、常三府 义庄,最早出现在北宋。宋仁宗皇祐中(1049—1054年),知杭州事范仲淹在家乡江苏吴县,“置义庄”,“以赡族人” 《宋史》卷314《范仲淹传》。,开创了设立义庄的先例。自此以后,义庄陆续地出现。南宋初年,平章政事张浚“置义庄,以赡宗族之贫者” 朱熹:《魏公行状》,见常州《毗陵城南张氏宗谱》卷2。。元代,婺州永康吕文遂的祖辈“立义田,以食族人” 宋濂:《芝园续集》卷2《吕文遂墓表》。。宋、元两代,义庄偶尔出现,是其开创时期。到明代,义庄有所发展,数量增多了,有的规模还比较大。如明孝宗朝首辅徐溥在常州宜兴“置义田八百亩,赡宗族” 《明史》卷181《徐溥传》。,皇帝特免其徭役。明神宗时首辅申时行致仕后,在苏州以一千一百多亩土地设立义庄 乾隆《苏州府志》卷21《坛庙》。。同时期,他的同乡佥事沈玷、吴之良、沈德仁等分别建立了各自宗族的义庄 乾隆《吴江县志》卷37《别录》;民国《吴县志》卷31《义庄》;乾隆《震泽县志》卷24《别录》。。在无锡,翰林院侍读吴情置吴氏义庄,华云置华氏义庄 光绪《无锡金匮县》卷30《风俗》。 《宋史》卷314《范仲淹传》。 朱熹:《魏公行状》,见常州《毗陵城南张氏宗谱》卷2。 宋濂:《芝园续集》卷2《吕文遂墓表》。 《明史》卷181《徐溥传》。 乾隆《苏州府志》卷21《坛庙》。 乾隆《吴江县志》卷37《别录》;民国《吴县志》卷31《义庄》;乾隆《震泽县志》卷24《别录》。 光绪《无锡金匮县》卷30《风俗》。 明、清的易代,使义庄发展中断了,到乾隆年间,官僚地主又开始重视义庄的建设。他们把建立义庄当作实现最高尚道德准则的神圣事业。乾隆时礼部侍郎沈德潜说,欧阳修给范仲淹作神道碑,不写创建义庄的事情,显然是因他政绩多,这件事算不了什么;但是沈德潜不以为然,他强调说,“尊祖敬宗收族莫善于此” 沈德潜:《归愚文钞余集》卷4《陶氏义庄记》。。这表明清朝人比写作《宋史》的元朝人更认识到义庄的重要性。乾嘉学者钱大昕讴歌范仲淹,称他“义田遗泽尚如新,古貌依稀佛地人” 钱大昕:《潜研堂诗续集》卷8《范文正祠》。;又说范氏义庄建立已经七百年,“其规条具在,可谓善之善者也”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20《陆氏义庄记》。。还有人把范仲淹建义庄编成歌谣,定为祖训,进行传颂:“子孙贵盛,家门之幸。当思范公,顾恤同姓……” 民国《吴氏宗谱》卷1《家训·先祖明训》。。于是一些有条件的人纷纷设置义庄,一些条件不足的人在准备条件,或者指令后人完成,有的人刚在修理祠堂就打算设义庄了 如道光时常州武进人庄鲁駉因为该族有人捐款重修祠堂,就断言 沈德潜:《归愚文钞余集》卷4《陶氏义庄记》。 钱大昕:《潜研堂诗续集》卷8《范文正祠》。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20《陆氏义庄记》。 民国《吴氏宗谱》卷1《家训·先祖明训》。 如道光时常州武进人庄鲁駉因为该族有人捐款重修祠堂,就断言“必有感其风而起者,增祠产,饬规条,稽出入,俾吾祠得仿范氏义庄不难也”(民国《毗陵庄氏族谱》卷14《重修大宗祠碑记》)。 随着社会上层对义庄的重视,义庄的建立增多了。李兆洛说义庄“至今而几遍天下” 李兆洛:《养一斋文集》卷《六安晁氏义庄碑记》。,冯桂芬也说“今义庄之设普天下” 冯桂芬:《显志堂稿》卷4《汪氏耕荫义庄记》。。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建立得更多一些。 李兆洛:《养一斋文集》卷《六安晁氏义庄碑记》。 冯桂芬:《显志堂稿》卷4《汪氏耕荫义庄记》。 苏州是义庄的策源地,又比别处为多。作为楷模的范氏义庄,后来的族人不断经营。雍正七年(1729年),大同知府范瑶增置田一千亩,使该庄土地达到三千亩之多;乾嘉时编修范来宗加以整顿,增田一千八百亩,市廛百余所,每年有一万两银子的收入 民国《吴县志》卷三一《义庄》;钱泳《履园丛话》卷六《芝岩太史》。。在范氏义庄整顿扩建的同时,苏州及其邻郡松江、常州相继效尤。现据民国《吴县志》、光绪《锡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