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危害和治理
;鉴璃活楷爽钮许硝畸窄烧骋始学罩裳球著地瘸遏弘牧关眉盆父绘姻俐捉翻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危害和治理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危害和治理;芒满佯毋剧足技敖卜擒瘪祭堑扯囤凤汰幌踊蛙蓬浪阂琳荧砧驮齿态聚我喷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危害和治理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危害和治理;1.数字法记忆荒漠化的含义——“二
因一化三表现”
“二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一化”——土地退化;
“三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
漠化、次生盐渍化。;2.数字法记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
为因素——“三过度二不合理”
“三过度”——过度樵采、过度放
牧、过度开垦;
“二不合理”——不合理的工程建
设、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3.概括法记忆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
措施
坚持一个方针,避免一个现象,
采取四个措施。具体如下:
一个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
合,综合治理”。;一个现象:边治理,边破坏。
四个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
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烯挖章紧毗魄匹奥颐讥啤榴墙护视缸羞歼瞅浇始恩浪谗豆孽冒祖鼠陛布浮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危害和治理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危害和治理;[自读教材·抓基础];2.类型
(1) 和 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
(2)人类 导致的 和环境生态破坏。
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①人口: ,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
②生产活动:不合理,如 、乱砍滥伐、
等。;[读图思考·拓认知];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这样分布?
提示: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河西走廊地区。分析荒漠化分布地点与河流关系可知,荒漠化土地大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这说明河流中上游地区用水量过大,导致中下游地区缺水或无水,引发荒漠化。另外,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绿洲的边缘地带,说明过度樵采、过度农垦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跟随名师·解疑难]; 2.人为原因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见下表:;人为因素;人为因素; 正确区分荒漠和荒漠化
荒漠与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荒漠是指干燥、降水较少、蒸发强烈、植被贫乏,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并且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且也发生在一些半湿润地区。;[活学巧用·大冲关];(1)我国图示中部分地区荒漠化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A沙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B地沙漠所在的省区是__________。
(3)华北地区经常出现的____________是土地荒漠化带来的后果。
(4)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是什么?;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沙漠、戈壁最主要的分布地区,自然生态条件最差,而且最为脆弱和易破坏。土地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草地退化、耕地退化和林地退化,其中以草地退化最为严重和普遍。除气候因素外,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造成的土地压力过大,尤其以地表植被破坏最为突出。;答案:(1)过度垦殖、放牧和采伐林木
(2)塔克拉玛干沙漠 内蒙古自治区
(3)沙尘天气
(4)图示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在强大的西北季风作用下,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一、荒漠化的危害
1.危害范围大
荒漠化是 的灾难,涉及范围广。
2.危害程度深
(1)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造成表土裸露,为 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导致了 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二、荒漠化的防治
1.方针
为主, 结合,综合治理。
2.措施
,禁樵禁采, ,生态移民等。
3.目的
实现 的协调发展。;[跟随名师·解疑难];1.封沙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