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露天矿生产安排
露天矿生产的安排(2003); ; 卸货地点(以下简称卸点)有卸矿石的矿石漏、2个铁路倒装场(以下简称倒装场)和卸岩石的岩石漏、岩场等,每个卸点都有各自的产量要求。从保护国家资源的角度及矿山的经济效益考虑,应该尽量把矿石按矿石卸点需要的铁含量(假设要求都为29.5%+(-) 1%,称为品位限制)搭配起来送到卸点,搭配的量在一个班次(8小时)内满足品位限制即可。从长远看,卸点可以移动,但一个班次内不变。卡车的平均卸车时间为3分钟。
所用卡车载重量为154吨,平均时速28km/h。卡车的耗油量很大,每个班次每台车消耗近1吨柴油。发动机点火时需要消耗相当多的电瓶能量,故一个班次中只在开始工作时点火一次。卡车在等待时所耗费的能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原则上在安排时不应发生卡车等待的情况。电铲和卸点都不能同时为两辆及两辆以上卡车服务。卡车每次都是满载运输。; 每个铲位到每个卸点的道路都是专用的宽60m的双向车道,不会出现堵车现象,每段道路的里程都是已知的。
一个班次的生产计划应该包含以下内容:出动几台电铲,分别在哪些铲位上;出动几辆卡车,分别在哪些路线上各运输多少次(因为随机因素影响,装卸时间与运输时间都不精确,所以排时计划无效,只求出各条路线上的卡车数及安排即可)。一个合格的计划要在卡车不等待条件下满足产量和质量(品位)要求,而一个好的计划还应该考虑下面两条原则之一: ; 请你就两条原则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并给出一个班次生产计划的快速算法。针对下面的实例,给出具体的生产计划、相应的总运量及岩石和矿石产量。
某露天矿有铲位10个,卸点5个,现有铲车7台,卡车20辆。各卸点一个班次的产量要求:矿石漏1.2万吨、倒装场Ⅰ1.3万吨、倒装场Ⅱ1.3万吨、岩石漏1.9万吨、岩场1.3万吨。
铲位和卸点位置的二维示意图如下,各铲位和各卸点之间的距离(公里)如下表:;;各铲位矿石、岩石数量(万吨)和矿石的平均铁含量如下表:;渗盒哨咸轨蒋电绞尼环图酝系枚阂句凡捻太肉啊羞牺潮券苍午郝办倘凑蜂露天矿生产安排露天矿生产安排;一、问题分析:
如果不考虑目标的特殊要求,只考虑各卸货点的品味要求,问题可以看成配方问题;只考虑铲车的布局,问题可以看成指派问题;只考虑矿石和岩石的处理问题,问题可以看成一个运输问题。应该用恰当的变量把三个问题联系起来。
对于第1问题是在满足卸点要求的运输问题,可以分两步考虑
1、先考虑满足卸点需求的的调运量的铲位的选择;
2、在1的基础上,再考虑运量最大的运输问题;
对于第2问题,在运输工具满负荷运转条件下,求各个卸点调运量总和最大。;二、合理假设:
1、假设各个铲位的岩石的含铁量均低于25%;
2、空车回来的运量忽略;
3、不考虑车辆等待时间;;;四、建模分析;第i个铲位岩石的运出量不超过产位岩石的拥有量;4、矿石卸点的品味要求;5、车辆的指派问题;五、回答问题1;λ为权重因子; 当λ =0.8(运量最小为主),计算得到总运量为78626.66吨公里,而最多需要17辆卡车。具体的铲车位置和卡车线路,根据lingo计算结果读取。; 2. 利用现有车辆运输,获得最大的产量(岩石产量优先;在产量相同的情况下,取总运量最小的解);制就薛予蒙馒跟敖恿茹肤棋荤姓阑休感天滞介矫镑崔家翌旨谁桅演法豪匠露天矿生产安排露天矿生产安排;取λ=0.4,计算得到;附件1:20辆货车全部出行,运量最小的单目标模型;@for(xiedian(j)|j#le#3:@sum(chanwei(i):x1(i,j)*p(i))uL*b1(j));
@for(link:(120*d/v+8)*(x1+x2)480*r*z);
@for(link:@gin(z));
@sum(link:z)=20;
min=@sum(link:(x1+x2)*d);
data:
r=154;v=28;
up=0.305;uL=0.285;
d=5.26,1.90,4.42,5.89,0.64
5.19,0.99,3.86,5.61,1.76
4.21,1.90,3.72,5.61,1.27
4.00,1.13,3.16,4.56,1.83
2.95,1.27,2.25,3.51,2.74
2.74,2.25,2.81,3.65,2.60
2.46,1.48,0.78,2.46,4.21;1.90,2.04,1.62,2.46,3.72
0.64,3.09,1.27,1.06,5.05
1.27,3.51,0.50,0.57,6.10;
q=12000,13000,13000,19000,13000;
a1=9500,10500,10000,10500,1100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