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2例外科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102例外科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外科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2例外科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点是心理护理、管道护理、口腔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102例患者中,出现腹泻11例,腹胀8例。结论:加强护理是保证外科患者顺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518-01
给予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为外科经常应用的治疗方法,其的作用要明显高于肠外营养治疗[1]。此方法对大面积烧伤,压疮,截肢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作用。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7月-2011年12月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法对102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7月-2011年12月,我科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102例,男68例,女34例;年龄16岁~75岁。平均年龄42岁。大面积烧伤62例,压疮32例,截肢8例。
1.2 肠内营养支持方法:
1.2.1 根据医嘱为患者执行肠内营养治疗。在进行操作之前应先给予患者应用葡萄糖氯化钠进行输液,并查看患者有没有副作用发生,在治疗的第1d给予患者应用广州力衡临床营养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力全平500ml能量(500Kcal)。输入速度50ml/h,第2天肠内营养液增至750ml,输入速度每日增加20ml/h。第3天总量增至1000ml。直至每天1500-2000ml。对使用肠内营养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观察患者的反应。
2.护理
2.1 心理护理:许多患者因烧伤,大手术后,消耗性疾病等,处于高代状态(基础能量消耗系数烧伤2.0,大手术1.2)[2],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影响疾病的恢复,但患者缺乏疾病知识及不了解鼻饲营养的好处,往往会拒绝治疗。护理人员在操作之前应先和患者进行解释,让患者对此操作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其的治疗意义,让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密切的配合,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
2.2 给予患者应用加热器:营养液输入患者体内的温度应适宜,夏季可直接输入。冬季使用输液恒温器,使用输液恒温器时的营养液温度恒定(37-400c),输液恒温器应放置在输血器的近端,防止过凉刺激肠道,而引起胃肠痉挛、腹泻。为防止加热器长时间对输液器的发热作用,每2小时移动1次加热器夹管位置。
2.3 管道护理:在输注肠内营养液时,营养液比较黏稠,易黏附在管壁上,所以在管道护理方面应特别注意。输注营养液前应用温开水30mL~40mL冲洗管道;输注营养液时,2h~3h冲洗1次管道;每天将所有营养液输注完毕,应再次用30mL~40mL温开水冲洗管道1次,注水前应用手捏搓胃管使管壁的营养液松动易于冲洗。避免因输注营养液导致管道堵塞,增加患者的痛苦。营养管的护理妥善固定营养管,应防止滑脱、移动、扭曲,防止因牵拉等意外因素而脱落,影响术后肠内营养的进行。我科采用白色棉质带,将营养管固定好后,将固定带绕头一圈。这样可以降低管道脱出的机会。在输注过程中,观察病情变化。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呛咳,咳出物类似营养液时,考虑有喂养管移位致误吸的可能,应立即停止输注,鼓励并刺激患者咳嗽,并及时报告医生。
2.4 口腔护理:应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保持口腔的卫生,经常进行漱口,如患者为昏迷状态,可应用棉球沾上生理盐水对口腔进行擦拭,从而避免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并发症。
2.5 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文中所有患者都为需要长期进行卧床的患者,故其因没有活动而易于出现肠蠕动减慢的情况发生,输注的营养吸收率下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鼓励患者在床活动,先为被动四肢活动,过渡到定时的主动四肢活动。这样可以促进肠蠕动增加营养吸收,减少便秘。
2.6 并发症的护理:
2.6.1 返流、误吸:若输入营养液速度过快和体位不当,使营养液在胃潴留,或因呃逆而导致误吸。输入前使患者处于半坐卧位或床头抬高30~40cm,减少返流、误吸的机会。鼻饲时护士应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腹胀、呃逆等不适症状。输注前检查外露的管道长度及有无胃潴留。当胃潴留体积大于100ml时,可推后滴入时间。一旦出现呼吸急促、胸闷或呛咳,应立即停止肠内营养。及时清除呼吸道的液体。
2.6.2 腹胀,腹泻:患者出现此情况多和耐受差、温度低、浓度大等原因有一定的关系。临床可应用如下方法进行处理。①营养液量、滴注速度的控制,循序渐进的原则,浓度从低到高,量从少到多,速度从慢到快,应12~16h均匀缓慢输入。在输注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输注速度以不同个体能够耐受为标准,一般需3~5d启动期调整,最终总量达1500~2000ml/d,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