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6岁老将军张玉华 我有三个母亲
96岁老将军张玉华 我有三个母亲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南京市鼓楼区慈善协会收到了一笔5000元的定向捐款,专门用于慰问基层劳动者。捐赠这笔款项的是南京军区原副政委、今年已经96岁高龄的张玉华将军。他说:“劳动节慰问劳动者,数量不多表心意,只能优先急需者。”其实,记者采访后了解到张玉华将军自1986年离休后,20多年来投身慈善事业。用自己的大部分收入先后向全国各地贫困群众、学校捐款40余万元。捐赠大米近两万斤,今年他获得了“中国好人”的殊荣。
去年一年捐了20多万元
张玉华将军1916年生于山东文登县,193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1937年胶东天福山起义领导人之一,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可谓戎马一生。
“老首长可是我们社区的大善人,一直都在做慈善,还是中国好人呢。”鼓楼区颐和路社区书记凌红介绍,每年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张玉华都会自掏腰包慰问社区的困难群体,送米送油。今年张玉华获得了“中国好人”的殊荣,为此还获得了1000元的奖金。“今年3月9日。老首长将奖金作为党费献给了社区党组织,他说这钱还给国家,党和国家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凌红说。
在社区书记的介绍下,记者在老将军的家中采访了他。虽然已是96岁高龄,但张老精神矍铄,十分健谈。“我身体好得很,每天学习、锻炼,自己洗衣服,都不需要秘书和勤务员。”张老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谈起做慈善的事,张老动情地说:“我有三个母亲,一个是生母,我尽心奉养老母,直到她寿终。第二个母亲是民母,第三个母亲是党母。对于党和人民,我能够做的很有限,只能在有生之年尽我的微薄之力。”
在谈话中记者得知,张老将自己的绝大部分收入都捐给了困难群体。“从最初工资收入的20%到现在的80%,我能捐多少就捐多少。”张老说,“现在国家虽然富强了,但在温饱线以下的人还有不少,我尽我所能帮助其中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是好的。”
离休后的20多年来,张玉华的爱心捐赠从没停过。记者在网络搜索发现,关于他爱心捐献的新闻有上千条,在老家山东,他还捐建了两所希望小学。他的警卫员小赵告诉快报记者。张老只要在媒体上看到哪里有困难群众,就会让他取钱汇过去。“去年一年他就捐了20多万元,不仅一年的工资都花掉了,还搭上了自己的积蓄。”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张老立即让警卫员小赵送一万元到社区,为灾区捐款。这一万元是他当时所有的存款,因为就在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中,他向沈阳、武汉等地捐款3万多元。后来又先后向温州残疾人村、六安、金寨、宁波慈善总会、厦门贫困地区等地累计捐款将近7万元。当时小赵心酸地说:“首长,没什么钱了,到月底发工资再捐吧?”张老毫不犹豫地说:“到月底救谁去,救人要救急!”
离休后总想着发挥余热
除了捐助困难群体外,张老虽已离休但并未真正休息。他总想着尽自己的能力发挥余热。为大家做点实事。“我现在有四为,一为青少年下一代服务,二为在职人员服务,三为老年人服务。四为老区服务。”张玉华说。
记者了解到离休后。张玉华担任了很多社会职务。先后担任了家乡山东文登市几所小学及南京市二十九中和游府西街小学、江宁淳化小学等十几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他定期去这些学校为学生们做报告。“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给孩子们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还是可以的。”张老谦虚地说。
记者注意到在张老将军的客厅中,有一个相当大的书橱,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足有上千册。“离休后,我的时间就归我自己自由支配了。每天看书读报是必不可少的。”张老说。除了给孩子们上课,张玉华还经常给在职人员和老年人做讲座。“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贪污受贿、铺张浪费。所以对在职人员加强传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必要的。”对于老年人,他乐于和他们分享养生心得。
别看张玉华已经96岁高龄。但除了听力有些不好外。身体没有大毛病,生活基本自理,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他说到得意处还会提高声调,跺跺脚,真是声若洪钟、地板震动。“我的养生经验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进行过交流,还上过报纸。”张老说,现在他没有配秘书和勤务兵,衣服自己洗,材料自己写,还能在院里的小菜地种种菜。
记者在张老家中看到,这几年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向有关部门反映的情况很多,写的材料有厚厚一大摞,不少部门还给他写来感谢信。张老将这些“回报”看得很重,特别是一些他资助过的学校的孩子逢年过节会来看他,让他很高兴。“我看着他们为我唱歌、跳舞,和我交流,我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许多。”张老说。
张琳据《现代快报》陶维洲
1
文档评论(0)